• 23阅读
  • 0回复

“青中选优” 谁能带领群众勤劳致富谁上台 正定县调整农村基层领导班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8
第2版()
专栏:

  “青中选优” 谁能带领群众勤劳致富谁上台
  正定县调整农村基层领导班子
本报讯 今年7月,河北省正定县大刀阔斧地调整了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和调整前相比,新班子有四个变化:一是年龄由四十三点五岁,下降到三十三点一岁;二是高初中毕业生占到了86.5%;三是有经济头脑、懂商品生产的干部占41.3%;四是梯形结构趋向合理。二十五岁以下占9%,三十五岁以下占52.1%,四十岁以下占24%,四十岁以上占14.9%。
这个县的农村基层班子是去冬今春刚调整的,为什么又要调整呢?原来,县委在深入实际调查中发现,上次调整后的班子,大部分成员是“老中选青”,而不是“青中选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特别是一把手更是如此。全县二百二十名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四十二点七岁,许多人是“粮棉干部”,不能带领群众迅速致富。县委还具体剖析了东权城乡七吉村的领导班子,这个村党支部自1965年以来一直未动,五名支委平均年龄四十九岁,三名文盲,两名填表时写“相当初中”,其实识不了几个字。三中全会以来,领导工作跟不上形势,商品生产发展缓慢。事实使正定县委认识到,开创农村商品生产新局面,必须大刀阔斧调整农村基层领导班子。
调整后的领导班子,由于有知识,年轻,使农村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新干部上台以后,勇于改革,努力开拓,在发展商品生产的大道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二十九岁的孙凤华担任七吉村党支部书记后,七天烧了三把火:一是公布了新班子的《约法五章》,二是与县林业局挂钩兴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三是为三个运输联合体招徕了一批业务。群众高兴地说:“新班子有本事,有劲头,农民尽快致富有奔头”。(高培琦 彭同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