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纪念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8
第4版()
专栏: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纪念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叶飞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华侨中的领袖人物,深为广大侨胞所爱戴,受到祖国人民的高度赞誉,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先生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里,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他虽身居新加坡,但念念不忘祖国,自觉地把自己与民族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社会服务,在团结广大侨胞兴办教育事业、支援祖国抗日战争、促进祖国统一和富强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尤为突出的是陈嘉庚先生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地献身于祖国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当地华文教育事业。
青年时期的陈嘉庚先生,亲眼看到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国家处于危难。他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在孙中山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先后筹募二十多万元支援革命。然而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必须寻找新的救国之路。他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他看到:“教育乃百年树人,不能立救国于危亡,……然而民志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遂立志“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天职”。决心“以办教育为职志”。
1913年起,陈嘉庚先生在南洋的企业初获发展,便开始在集美创办学校,他捐献巨资在家乡建起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专等规模空前的学村,为当时国内之仅有。截至1929年,集美学村已有男小、女小、男师范、女中、男中、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幼稚师范、国学等专门学校共十所。1919年,他开始在厦门筹办厦门大学,1921年正式开学,学校下设文、理、法、商、教育等五个学院,规模较大,设备较完善,是当时福建唯一的大学。所有这些学校从建筑费、常年教学经费、教职员工工资以至贫寒学生的助学金等等一切费用,均由他独力负担,时间长达近二十年。此外,他还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为居住国文教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三十年代中期,陈嘉庚先生经营的企业受到当时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非常困难,他为继续维持集美学校各校和厦门大学的教育不至中断,不惜卖掉了一部分固定资产,甚至贷款来支持学校。他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企业可以收盘,学校不能不办”。据估计,陈嘉庚先生为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学校捐献的资金相当于他的全部财产,可谓“倾家兴学”。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陈嘉庚先生以民族大义为重,联系广大侨胞,发动抵制日货运动,捐钱献力支援抗日前线;声讨卖国贼汪精卫,打击汉奸投降分子。1940年他亲率华侨慰问团到国内各地考察,慰问抗战军民。这年5月,他辗转到达延安考察访问。他将在国民党管辖的大后方各地所看到的情况同在延安经过接触、观察到的情况作了对比,他认为共产党人“勤俭诚朴,公忠耐苦,以身作则,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他非常兴奋,感到“喜慰无可言喻”。他万分感慨,为探寻救国之路,经过了漫长的道路,终于“拨云雾而见青天”,找到了中国的救星。他把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抗日战争刚结束,国民党反动分子就挑起内战,人民再次蒙受巨大损失。陈嘉庚先生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反对内战。他还以“南侨筹赈总会主席”名义,致电美国,警告它立即撤退在华驻军,停止对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援助。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引起国际舆论的震动。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了三年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生。陈嘉庚先生代表海外千百万华侨出席了开国盛典,并被选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国家领导职务。这是人民对他的信任和鼓励。
建国后,陈嘉庚先生仍不释手教育事业。由新加坡迁回家乡定居,他把余生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各学校的修复、扩建中。他创办的学校得到党和国家的直接关怀和大力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各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各学校校舍规模和在校学生都扩大了几倍。陈嘉庚先生不无感慨地说“知我者党也”。
陈嘉庚先生为兴学捐资千百万,而个人生活却很节俭。他说:“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他把自己的生活费用降到最低,省下的钱都用在办学上。凡是到过陈嘉庚先生住所的人,都会为他的俭朴公忠而感动。他把一生的精力和钱财无私地献给了中华民族,献给了人民的文教事业。陈嘉庚先生坚持百年树人的事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尤为可贵。
我们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不仅为了抒发我们对这位爱国老人的怀念,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扬和学习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当前,发展教育、开发智力,已作为国家建设战略重点之一加以实施,深受广大海外侨胞的热情拥护和支持。多年来,不少爱国华侨回乡捐资办学,对祖国文教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如同今天我们缅怀陈嘉庚先生一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