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黑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1
第7版()
专栏:世界文坛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黑人
乐山
“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
这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对马克·吐温杰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简称《哈克贝里·费恩》)所作的最高评价。今年,《哈克贝里·费恩》问世整整一百年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正在筹备出版这部书的三种新版本。
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同情和支持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是马克·吐温许多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哈克贝里·费恩》描写的是流浪儿童哈克贝里·费恩帮助黑奴吉姆乘筏由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企图逃进废奴地区的惊险故事。它不仅有丰富多采的艺术风格、生动朴实的民间语言和巧妙的构思,还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传统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心理分析,充分反映了马克·吐温与美国黑人的真挚友谊。
《哈克贝里·费恩》中黑奴吉姆的原型是马克·吐温童年时期在故乡密苏里州汉尼拔结识的好友“丹尼尔大叔”。
汉尼拔从前是个小村子。昼夜奔流的密西西比河从附近流过,装运着旅客和货物的轮船往来不绝。出生于贫寒家庭的马克·吐温,从小就喜爱密西西比河的瑰丽景色,向往轮船上的生活。他在自己村子里看见过被运往南方而在这里过境的黑奴。他们的“最悲哀的面容”给童年时代的马克·吐温留下了“强烈的、难忘的印象”。马克·吐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里回忆他的黑人朋友时说,“农场里的黑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有个‘丹尼尔大叔’同我们特别要好。他是一个中年黑奴,老实、纯朴、对人热忱、富有同情心。他的聪明机智在那一带是首屈一指的。正是在农场里,我对黑人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我非常欣赏他们的一些优秀品质。我对他们的感情和评价经受了六十多年的考验而没有什么变化。”
在《哈克贝里·费恩》出版后的第十年(1894年),马克·吐温发表了小说《傻瓜威尔逊》。在这部小说里,马克·吐温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的女黑奴罗克西的形象。为了不使自己刚出生的儿子遭到被出卖的命运,罗克西让人家误认为这孩子是奴隶主的,是一个小主人。罗克西的儿子在奴隶主家庭教育下,成了一个花花公子,最后因为犯罪被判无期徒刑,母子还是免不了被拆散。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笔法勾划白人有产者的无耻和无知,以同情口吻叙述黑人的不幸和他们所遭受的歧视与迫害。小说告诉人们:黑人的不幸是不合理制度造成的,种族主义者所谓“黑人是缺乏人类思想感情的动物”纯属无耻谰言。
在短篇小说《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的自述体裁,描绘了一个富有斗争性的女黑奴雷切尔大娘的遭遇。年已六旬的雷切尔大娘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问她,“雷切尔大娘,你活了六十年了,怎么从来没有发过愁?”大娘突然停止笑声,很严肃地对提问的人说,“你是认真的吗?”发问的人回答说,“怎么不是认真的?你不可能没有忧愁,可你就从来没有叹过气。”接着,雷切尔大娘就一字一泪地讲述了她的悲惨经历。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人形象反映了他对黑人的真挚友谊。马克·吐温不仅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被压迫人民的热爱和对剥削者、压迫者、伪善者的憎恨,而且从社会制度方面对种族歧视作了分析和批判,这就加深了他的作品的思想性,使这些传世佳作深受各国读者经久不衰的欢迎。(附图片)
美国名画家托马斯·哈特·本顿为《哈克贝里·费恩》所作的插图《费恩与吉姆》。版画的背景是密西西比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