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4阅读
  • 0回复

从朝鲜前线寄给祖国人民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3-19
第4版()
专栏:

  从朝鲜前线寄给祖国人民的一封信
谢辰生
几个月以前,来自祖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像是百川入海似地汇成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走上了捍卫世界和平的斗争的前哨。我也是这些人们中间的一个。胜利使我们不断地前进,距离祖国和你们是越来越远了。但是我们和你们的心却永远是靠得那么紧紧的。正因为我们这样不断地赢得胜利,才距离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越来越近了。
从报纸上和祖国的来信上知道,在祖国各个地方,抗美援朝运动是越来越深入、广泛地开展着。工人,农民,学生,工商界,甚至是各宗教的教徒、和年已古稀的老教授,也都参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行列。有你们这样广大而坚强的后盾,我们该感到如何的光荣和骄傲啊!
今天是旧历上元节,前方还在飘着雪。我们正在积雪未消的森林里坚持着战斗。我现在是在可以听得见我们攻击敌人的炮声的小后方休息。趁这个空隙,倚着一株古老的苍松,坐在铺着草的雪地上,呵冻给你们写这封信。倒的确是怪冷的。但是当我们想起了你们,你们的每一件慰问品,你们慰问信上的每一句话,和报上登载着你们每一个行动的消息,我们就感到无限的温暖。你们的千万封慰问信,千万个慰问袋,一批批地涌向了前方!你们用“珍贵”,“巨星”等美好的辞句来称赞我们。可是我们知道,亲爱的同志们,前方的胜利和后方的支援是不可分的。我们赢得的每一个胜利,又怎能须臾离得开你们?我们也正为你们在生产、文化及各个不同战线上所获得的光辉胜利而欢欣鼓舞。我们谨以你们慰问我们的同样心情来慰问你们!光荣应该属于包括你们和我们都在内的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光荣应该属于指示着历史方向的人民领袖和导师!
抗美援朝前线的情形,从许多的报道中,你们会早就很熟悉了。现在我们除了向你们答谢以外,能更多告诉你们些甚么呢?想一下,还是有的说。就是我们这一个小部分所遭遇的一些事情,一时也说不完。
我们这一小部分,也像整个人民志愿军一样,是来自各方聚在一起的。有新闻工作者,财经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我自己则原是一个文物工作者。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过去都没有参加过军队。但是我们在这新的生活中却过得很紧张,很愉快。
章桂荫,是我们这个单位,也是我们这一批参加志愿军的同志中到前方来的唯一女同志。一九四七年的秋天,她还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的时候,曾被横冲直撞的美国军车撞伤。当时美帝国主义者和他的走狗——国民党反动政府,曾企图用金钱来换取她“息事宁人”的签字,但是她对这充满了侮辱性的要求,毅然地拒绝了。但那时,在黑暗统治的上海,她只能默默地把仇恨的种子埋藏在心里。随着全国的解放,她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如火如荼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久已积压在她内心深处的复仇火焰,像是火山似地爆发了!她不顾自己的多病之身,毅然地签上了参加志愿军的名字。女同志本来是不许到前方来的,但是在她坚决要求下,终于获得了批准。她也像是其他男同志一样地勇敢前进了!
我离开祖国的时候,很多朋友在为我参加志愿军的决心而鼓励我。但也总或多或少地为我从来就羸弱的身子担忧。但是我现在可以愉快地告诉他们,我很健康,我已经很快地就习惯了我所不习惯的一切。我们都在战斗中成长得更坚强了。
不久以前我路过朝鲜李王曾经住过的遗址。那里现在是一个国立的历史博物馆,里边有一些明代的建筑。可惜这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就在我们到达的那天下午被敌机炸毁了!这一次轰炸,有九十六位和平居民牺牲了,六十多名受了伤。在火还燃烧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志冒火抢救出来一百多轴字画和一些陶瓷器。在那儿我偶然遇见了一个在博物馆里工作的朝鲜青年金增林。在他的屋子里,我发现了一本很难得的考古书——《乐浪》。我写汉字告诉他,这本书在中国是很珍贵的。他很惊讶我也懂得这些!当他获悉了我也是他的“同行”时,他又惊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成是这样广泛,真是什么样儿的人都来支援他们哩!
我们见过无数的朝鲜青年,他们都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果敢,热情,不肯放松每一个短暂的时间,紧张地工作着。因为他们晓得: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停留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会带给朝鲜人民以沉重的灾难。在一个刚刚收复的村庄里,我们曾经见到一个叫金李顺的朝鲜女青年。她是劳动党员,高中毕业的知识分子。在人民军从这里作战略撤退时,她不幸被美侵略军逮捕了。美军用酷刑和金钱来威逼利诱,要她说出谁是劳动党员。但是,这一切卑鄙无耻的手段,都征服不了她为祖国为真理而斗争的钢铁意志。她始终保持了劳动党员的高尚品质。很快地,侵略军就又仓惶败退了,重新获得了自由的她,见到我们时,忘了尚未康复的伤痕的痛苦,连蹦带跳地来和我们握手。尤其是见了我们的女同志,显得格外亲热,手拉着手讲个不完,好像要把她一切的遭遇都倾诉给我们似的,却忘了我们并不懂得朝鲜话。但是,言语不通阻碍不了中朝人民的情感交流。那天晚上,我们就用了不同的语言,在歌唱着同一个歌曲——世界民主青年进行曲。敌机在低空盘旋;我们却沉溺在为中朝爱国青年之间的崇高友谊而歌唱的狂欢里!
我们见过无数的朝鲜老年人。他们半生都生活在苦难的年代;“八一五”才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几十年来的枷锁被挣脱了。当他们回忆着几十年来被血泪和痛苦堆砌成的往事时,又不禁喜笑颜开地庆幸开始有了幸福和自由的后一代。好日子过得没有多久,美国侵略者又带给了他们以更沉重的灾难。被毁坏了的一切,都是老人们一生辛劳的果实啊!强盗们被打跑了;在一片伤心惨目的颓垣断壁中,老人们还在搜寻着自己的已经破碎了的东西。数不尽的苦痛,数不尽的仇恨!他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给了下一代。他们亲自一批批地送着自己的孩子走向了前方。在后方,在他们的已被毁坏得不成样子的家里,操作着一切应该是青年人来做的事。他们见了我们,就好像照顾自己孩子似地来问寒问暖,烧水烧炕。我们感到和在家里一样的温暖。
半个月以前,旧历的除夕,我们又要前进的时候,房东老大爷叫他的小儿子挽留我们说:“还是过了年再走吧!”但是他也知道,我们为了追击敌人,又怎能不走?星星已经出来,是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了。他在纸上写了两行半通不通的汉字给我们看:
“今番战争胜利来相逢。”
“平安心过来我家寻来望。”
我们明白他是要我们凯旋时再来看他。在他堆着慈祥的微笑的脸上,眼圈突然湿润了。不久以前,他送过他的大孩子走向前方。现在,他又以同样的心情来送我们。湿润的眼表示了惜别,慈祥的微笑表示了希望。他知道我们和他孩子做的是同一件事,所以他把寄托在他孩子身上的希望,也寄托给我们。我们出发了。老大爷老大娘和孩子们送到我们公路上,还是依依不舍。队伍离开很远了,我们回头还在微茫的暮霭中依稀地看见他们的影子。在路上大家都默不做声,大家想的是一件事:我们不会使老人失望,我们要和他的孩子,不,是全朝鲜一切年青的孩子站在一起,为实现全朝鲜人民的愿望而斗争。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前线传来的炮声响得更密了。这是历史的声音!它震撼了侵略者的心,它标志着千百万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我话说得不少了,但我们想向你们说的话说不完也写不完。其实不说也不要紧,正如你们的一封慰问信上所说的:“咱们谁也清楚谁,咱们努力的是一件事!”我们不会辜负朝鲜人民和你们的期望与鼓励!我们将会前进更前进!严寒与最艰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正以更坚强的信心和斗志,在迎接更伟大,更辉煌的新胜利,迎接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春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