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开幕 将解决中等教育的方针、任务等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3-20
第1版()
专栏:

  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开幕
将解决中等教育的方针、任务等问题
【新华社十九日讯】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于三月十九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是要解决:(一)中等教育的方针、任务问题;(二)普通中学的性质、任务、课程、教材以及公私关系等问题;(三)学生健康问题。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开幕词中说:中等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迫切地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小学教师和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一般干部。这是必须依靠中等教育来培养和供给的。同时,国家的高级建设人才,也需要先经过中等教育来培养。他并指出:由于国家目前财政还有困难,以及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对于一般的中等学校应该注重调整和巩固的工作,为今后的发展准备条件。政府对私立中等学校采取积极扶植、加强领导的方针,并鼓励私人捐资兴学。他又强调地指出各地学校教育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精神。这次会议应该研究出一些具体办法,作成决定,解决学生的健康问题。
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到会讲话,他首先指出一年以来,中等教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全国中等教育目前的状况,对于人民的实际的需要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来说,还是很不够的。另一方面,目前我们还不能增办很多的学校,容纳大量的学生。因此,我们应着重以提高质量的办法来补救这个问题。我们要把中等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办得更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材。郭副总理并指出:青年学生在受中等教育的时期是一生很重要的阶段。这对青年一生的前途有极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在中等学校培养青年,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术,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以及健康的体格。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徐特立也到会讲话,他着重指出:拟订课程标准不是容易的事,必须慎重。首先要根据苏联中等学校课程标准的原则,结合我国实际的情况,来拟定适合于我们自己需要的课程标准。他建议与会的代表充分地交换经验,充分地研究,以便使会议能够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个问题。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大行政区教育(文教)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文教部及各省市文教厅、局的代表,各地专家、教师、学生代表及中央有关机关团体代表二百四十三人,列席一百五十七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