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面向现代化”与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2
第7版()
专栏:文学评论

“面向现代化”与文学
王蒙
去年,邓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对于文学工作也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可惜我们对此研讨得还很少。
面向现代化,首先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要努力反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塑造在实现现代化、争取翻两番的伟大潮流中的带头人、革新者的形象,反映现代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理想变成现实的生动、丰富、深刻的进程,特别是这种进程对于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的影响。
除了这种在题材、人物上的追求和选择以外,还有许多别的问题提出在我们的面前。例如,安定团结是现代化的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安定团结再加上现代化,人民群众对于文学艺术的要求会有些什么变化呢?欣赏水平与艺术趣味的提高,将会沿着什么样的大致的轨道进行?文艺在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娱乐和休息的需要方面,会不会发生质与量上的供不应求的现象?……
其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思维科学、电脑技术、心理学……等的发展,对我们的文艺学研究工作与文艺创作会带来些什么影响呢?笔者对此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例如,据说外国有用电脑来做诗、作曲、以至写小说的。这种说法我本能地颇觉反感,但反感并不能代替科学。我倒是想,那种千篇一律、套来套去、公式化、模式化的作品,很可能被电脑专家摸出规律,造出“软件”,编出程序,创造出(实际是仿造出)各种成品来的。如果真有一天真按套子写作(不论是别人的套子还是自己的套子)的作家被电脑击败乃至排挤掉,倒也不完全是坏事情或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哩。当然科技的影响将远远不限于此。
再比如,我们已开始感受到电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了,这已经造成了对电影和其他文艺样式的冲击;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文艺、发展和普及文化生活的前所未有的新的巨大可能。这个问题我们如果不去研究,它就会来找我们,向我们迎面提出挑战,弄不好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条件是全体人民文化素质、精神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必然会造成文艺的新的大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对文艺的新的、更严格得多、高得多的要求。这既是大的促进,也是大的选择,对此,我们似应有思想的准备与科学的探讨。
以上说的是面向现代化,同时也包括了面向未来的意思。文艺(特别是文学),从取材上来说,多数是取自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文艺的总的精神,都应该是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努力汲取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的。当然,新的东西离不开传统,创新离不开继承,但同时继承又是为了创新,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
面向世界的问题也是有意义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与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的交流、文艺工作者的交流是大大地发展了。我们以空前的规模和热情介绍、“引进”了一些国外、海外的文艺作品(包括文艺理论),同时,我们的创作成果与文艺状况,越来越受到了全世界的注目。随着我国的日益开放,面向世界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会不断地向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新的气魄与胸怀,要求我们有更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更大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求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热情,也要求我们掌握占有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材料和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更加过细的研究。
概括地说,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弃其糟粕,既不能盲目照搬,又不能盲目排斥。这样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碰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起来就比较麻烦。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大量的工作要做。
面向世界与注意发展民族形式、注意中国气派、注意满足中国人民的喜闻乐见的要求是不矛盾的。只有在“世界”这个大范围里,在交流、开放、竞赛、互相影响也互相斗争里边,我们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和文艺才能得到生存、壮大和发展。也只有足够的维护、发掘和发扬我们民族的文化、文艺传统中的一切好的东西,我们才能站住脚,对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比过去更多地了解和关心“世界”,从“世界”这个大天地汲取新的激发和新的信息。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但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摸索、实行的扎扎实实的课题,也表现了一种高的境界、胸怀、气魄。它号召我们前进,它鼓舞我们摆脱许多应该摆脱的精神负担和陈旧习惯,它激励我们重新学习和重新深入生活,勇敢攀登文学艺术的高峰,推动我们做到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开拓文学艺术工作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