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充满信心”——访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主任加瑞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4
第6版()
专栏:

“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充满信心”
——访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主任加瑞利
本报记者 谈锋
“中国的开放政策使我们这么多外国企业家来到了中国,我们获得了全面的信息来同中国搞合作。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充满信心。”这是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主任加瑞利博士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加瑞利博士不久前在北京出席了“第四次企业管理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时刻举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讨论会。来自五大洲二十四个国家的八十多名企业家和经济学者同中国同行们欢聚一堂,共同商讨在新形势下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交流管理经验,洽谈技术引进项目。加瑞利博士正是这次会议的执行主席之一。在他所领导的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同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者首先谈起加瑞利博士在会议开幕那天所作的题为《一个企业领导人今天所关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的报告。这篇报告纵观世界经济大势,指出当今企业领导人应当具备的管理才能和素质,对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的中国企业领导人不无启迪和教益,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今年4月我在北京为这次会议做准备时,我们感到如果能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最新发展做一个概要说明,可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加瑞利博士说,“我所介绍的是:世界经济形势是一种‘气候’或者‘环境’,这一点对中国与外国企业间的合作至为重要。我们需要向外看,向外看也就是向前看。”
加瑞利博士认为,世界各国企业面临着世界经济受到债务危机、保护主义、高利率、巨额赤字等痼疾困扰的严峻局面,并面临着新的“工业革命”的挑战,就“应当从艰巨而又深刻的经济改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前,这一改革已在我们面前发生,从长期来看,其影响之大很可能超出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和企业领导人的想象。”他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极为深远的世界意义。各国企业家在这次会议上听取了中国方面对第七个五年计划要点和目前经济形势的介绍,以及中国在价格政策、劳动工资、企业管理、企业改革、引进技术、中外经济合作、对外开放城市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性说明,他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丰富内容和具体步骤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次会议的成功正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成功”,加瑞利说,“随着贵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相信明年的第五次企业管理讨论会规模将更大”。
加瑞利博士是中国企业界的老朋友了。他所领导的欧洲管理论坛基金会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一座永久性的桥梁”。这个组织自1979年同中国国家经委和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建立关系以来,双方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1981年至1983年,接连三年在北京召开了三次国际企业管理讨论会,在国际企业界引起较大反响。加瑞利博士是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的名誉会员,为扩大和增强中外企业家的合作与交往,做了许多工作。
“世界上的经济合作有两大类型”,加瑞利博士对记者说,“一类是政府间的,另一类是企业之间的。这次国际讨论会解决的是后者。通过这次中外企业家的广泛交流,我们达到了两个目的:第一,我们在中外企业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个人联系,没有这种联系,就谈不上合作;第二,我们建立了相互的信任和信心,这一点更为重要。这种信心,就是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前途的信心。明年我们再来北京,就会看到这一改革的初步成果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