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以报纸批评为动力 以党的政策为武器 洛阳解决建筑设计院政策不落实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5
第3版()
专栏:

以报纸批评为动力 以党的政策为武器
洛阳解决建筑设计院政策不落实问题
本报讯 记者徐平报道:本报7月15日刊登记者来信批评洛阳市建筑设计院知识分子政策长期不得落实后,洛阳市城乡建设局党组、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和市建筑设计院党总支组成联合工作组,于7月25日进院,全面检查该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经过五十多天的工作,情况已基本查清,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是“文革”重灾区,“左”的影响较严重。多年来,虽然中央一再强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可是这里进展不大。这次工作组进院后发现,该院领导根本未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去年年底下发的要求各地认真检查一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的文件。“文革”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处理得不好,一些冤假错案平反不彻底、留有尾巴。在这个一百五十多人的设计院里,竟然还有一个二十多年前的牵涉七十一个人之多的所谓“集体贪污案”未彻底解决。工作组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逐项调查,正确处理,收到很好效果。
洛阳市建筑设计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障碍是少数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跟不上。原主要领导虽然在改善知识分子生活和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对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清,没有切实按中央的要求,真正做到对知识分子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仍然把知识分子看作“团结”、“教育”的对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往往夸大知识分子的缺点,压抑他们的积极性。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洛阳市委和市城乡建设局曾两次派人到建筑设计院考核过原领导班子的情况,认为原主要领导不称职,特别不适合在设计院这样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考虑调整。后因一时没合适人选,未采取果断措施,没有及时把不适合在领导岗位上的同志调离,致使该院问题越拖越大,越拖越难办,工作受到损失。
现在洛阳市建筑设计院的各项知识分子政策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原先几乎陷于瘫痪状态的设计院工作不仅走上正规,而且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原先一些吵着要求调出的工程师现在不走了,已经调走的工程师有的又请求调回来。被原院主要领导压了八个月未分的新宿舍楼,在国庆节前比较顺利地分配完毕,新领导班子无一人住新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