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又一朵难忘的血谊花——朝鲜影片《岭径之花》摄制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5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又一朵难忘的血谊花
——朝鲜影片《岭径之花》摄制前后
新华社记者 高浩荣 本报记者 刘正学 冯志远
去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朝鲜《劳动新闻》记者韩淳松写的通讯《一往情深的“桔梗姑娘”》,在朝鲜人民特别是电影工作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时,正在赶拍《沸流江的新传说》故事片的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和演员们想,被志愿军称为“桔梗姑娘”的石吉英的生动事迹已经介绍到了中国,我们为什么不以她的形象为模特儿,再拍一部反映祖国解放战争时期朝中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通的影片呢?
不久,《沸流江的新传说》在朝鲜城乡各地上映,获得好评。金正日同志从中国访问回来,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切更加激发了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同志的创作热情,他们决心把石吉英的感人形象尽快搬上银幕,为加强朝中友谊多贡献一份力量。
担任编剧的是著名作家李德润,他青少年时期曾在战火中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过,平时积累了大量有关中朝两国人民患难与共的素材。然而作家明白,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精心雕琢才能真正起到教育鼓舞人民的作用。为了成功塑造石吉女(影片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一形象,李德润专程拜访了“桔梗姑娘”石吉英,同她促膝交谈了几个晚上。他还采访了无数同志愿军一起战斗过的人,翻阅了大量战争中的人物档案,甚至向北京图书馆借来三大本当年珍贵的历史剪报,最后以巨大的创作热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岭径之花》这一电影剧本。剧本以石吉女和村里几位姑娘给志愿军采集桔梗和为去前线的战士设立开水站为主线,描写志愿军冒火抢救小孩、石吉女为庆祝志愿军司机马英生日而跑到冰冷的河水中抓鲤鱼、她的未婚夫因掩护志愿军战士壮烈牺牲,和石吉女负伤断腿后继续为志愿军烧开水等动人情节,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和互相支援帮助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剧本写出后,金正日同志第一个过目审阅,他充分肯定剧本的成绩,并提出了具体修改的意见。他还指示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要配备最好的导演和演员,早日拍好这部电影。根据金正日的指示,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经过多次研究协商,最后确定优秀导演崔夫吉和著名功勋演员郑春兰以及车成哲、金莲玉担任影片的主要角色。由于这些演员都很年青,未经过祖国解放战争,制片厂就让演员们深入生活,找石吉英讲述往事,看石吉英同志愿军合影的相册和志愿军寄来的信件,还组织演员们去当年志愿军战斗过的地方参观。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扮演志愿军的演员为了真实地再现志愿军的言行举止,曾一遍又一遍地观看中国有关的影片;为了学会跳秧歌舞,他们还专门请会跳中国舞蹈的万寿台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帮助指导。经过导演、演员和剧务人员的奋战,前后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影片就拍制完毕。
今年7月,影片《岭径之花》在朝鲜各地上映了。影片在石吉英所在的平安南道平原郡荣誉军人提包厂放映时,厂里组织了一次电影观后感发表会。石吉英第一个走上讲台,她从自己的身世讲起,讲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英勇作战,讲到朝中两国人民互相帮助同甘共苦,还讲到自己身体内至今还流动着志愿军战士为她献的鲜血。她那朴素的感情,真挚的言语,深深感动了每一个到会者,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眼泪,不少青年纷纷上台发言,表示要向志愿军和石吉英学习,把朝中友谊一代一代传下去。影片上映不到一个星期,电影制片厂就收到许多观众来信,热情赞扬他们拍了一部好电影。
朝鲜的一些报刊评论说,《岭径之花》是继《沸流江的新传说》之后又一部歌颂朝中人民并肩战斗的优秀影片。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三十四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夕,二·八艺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闵一激动地对记者说:“目前朝鲜电影工作者正努力按照金日成主席和劳动党中央的精神,运用电影这一广泛和有效的宣传形式,多拍歌颂朝中友谊的影片来教育鼓舞人民的斗志。”他告诉记者朝鲜电影工作者正在赶拍一部反映黄继光烈士事迹的影片《永生的战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