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南大门风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5
第8版()
专栏:

南大门风光
陈残云
国内去深圳的人,都想到沙头角一游,浏览一下这个带有神奇色彩的小镇,也可买些廉价的香港物品,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从深圳乘车往东走,沿着边界线驰行,中间经过一道验证的岗哨,然后直到关卡之前下车,半小时可到达。持有特许证的车辆,可以驶进镇内。
香港人到沙头角去,同样要领有港方的通行证。它位于高山之下,碧海之滨,在历史上是走私的通道,是私枭和匪盗的黑窝。解放以后,由于偏处一隅,没有公路相通,长期成了宝安县的一个“死角”。镇内的店子大都关了门,居民生活困苦,街道冷落,行人稀少,一片荒凉景象。镇外有一个客家山村,精壮男人不多,生产的主力是妇女,贫瘠的耕地,包括界外的插花地,收不到多少粮食,年年完不成征购任务,人们过着勤劳俭朴的日子。
有过好几次,我徒步到沙头角去,看到镇上的萧条景况,觉着不是味道。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年代,中英街上的港方铺子,摆满了松软的面包,和各种精美的食物,逗引着人们的食胃,而我方的铺子连粗硬的饼子也买不到,心里感到十分难受。我在村子里住了一夜,黯然地和县里的干部徒步回深圳。艰苦的日子,贫困的生活,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
路,党中央带领我们找到了。总结历史教训,封关锁国死路一条,开放,改革,才是出路。沙头角的新生,贫困面貌的彻底改变,就是开放政策带来的新胜利。
现在,沙头角里的中英街,已铺上光洁的水泥路,港方的铺户堆放着更多的衣物,而顾客寥寥。我方的铺户,装修得面目一新,有好几家小型百货商店,摆满了趋时的服装,和各种生活用品,比对面铺子的货物丰富多了。操着各地口音的远方客人,穿梭如织,急冲冲的选购物品。他们购买的港式服装,大多是珠江三角洲的“来料加工厂”缝制的。但客人不能尽量购买,超过了海关的限额,过不了关。电器和不健康的书刊,更不许带出。
星期天和节日市场更加热闹,和过去的冷落情景相比,是两幅形象各异的图景。与此相连的是,整个沙头角小镇,不但商业兴旺,而且有了新的工业和加工业,镇上居民都有适意的工作,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他们的面貌和心情,都进入了新的境界。
是的,镇子上看不见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垃圾成堆的屋墙地。看见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楼,有高耸的工业大楼、商业大楼、口岸大楼,还有堂皇的兼有商场和餐厅的碧海宾馆。宾馆外面的海岸边,又建有幽雅的海滨公园,摆着盆花和石凳,海风吹来芬芳的气息,使游乐的人们增添了乐趣。
海岸边,还排列着一列六层楼房的新村,共有十多幢,楼房的各个窗台,大都摆有盆花,象是富裕人家的模样。五年前还是一个贫穷荒落的小镇,有那样多的富裕人家,真教人不敢想象。
小镇外面的山村,同样是一幅日新月异的图景。有别墅式的小巧精致的屋宇,有两层三层的新式楼房,隐没在楼房后面的少数古旧屋子,成了堆放杂物的闲屋了。靠近小镇门前的荒野,更是群楼矗立,景物新鲜。百货公司,酒楼,冰室,小食店,相继出现。商店前面的宽阔马路和停车场,停放着不少汽车,频频转动的车轮声,热闹的人声,似乎和中英街上的叫唤声相应和。从内地来的旅行团和零散的旅游者,都有到沙头角观光的节目,因为领不到进入镇内的通行证,只好在此巡察一下,买点比镇内稍贵比深圳稍平的衣物,然后乘车回深圳。越来越人多,新的商场和食物馆子更应时而生,人们把它称作沙头角的“三家店”。实际上,这里的建设已和镇内连成一片,本地的居民有些可以自由往返。
沙头角被划为特区之后,我作为普通的旅客,也经常来探访,往日的一些共同工作的干部,有的是镇委的领导人,有的是商场的经理,有的是与外商合作的代理人,他们都穿上了西装革履,有一派新的风度,人也显得精明能干,谁能想到这些土包子是创造新局面的先行者。党中央的英明政策,使人变得聪明、智慧、开朗、灵活,有胆识,有本领,能应付复杂的场面,旋转乾坤。
看到沙头角的新图景,我感到无限兴奋。让我对往日艰苦奋斗地守护南大门的战友,以及热爱家乡,穷不变志的工农兄弟姊妹,致以真挚的敬意。
1984年9月13日广州 (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