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03
第2版()
专栏:

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中共深圳市委书记 梁湘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从农村转到了城市。面对这样的形势,深圳经济特区改革的情况又如何呢?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后,党中央和广东省委一再要求深圳特区在改革方面成为对外开放城市的“排头兵”,城市改革的“试验场地”。深圳特区从1980年开始,在企业扩权、流通体制、分配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试验,推动了特区建设的发展。
(1)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是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几年来,特区的国营、集体企业普遍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拥有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的指挥权。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特区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老一套统包统配的办法是不行的,出路只有改革。如在组织管理上,打破过去用行政分配和分兵把口的老办法,实行“五统一”,成立开发公司,进行土地成片开发,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投产获益一片,并实行建筑产品商品化和土地使用商品化。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上,打破过去“官方”包办,实行设计搞评比,施工搞投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层层包的新办法,使四百多项工程都达到了施工进度快、工程造价低、效益高、质量好的要求。江苏省建筑安装公司承建深圳湖心花园大厦,开始十天建一层楼,后来四天建一层楼,超过了香港七天建一层楼的水平。在质量上,也取得了工程项项优、层层优的好成绩。五十三层楼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采用滑模工艺,创造了三天建成一个结构层的新纪录,达到世界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在解决建设资金来源上,过去的财政制度不准用贷款搞基础设施建设,特区也大胆改革,积极向国家银行贷款,进行市政建设和土地开发,采用“滚雪球”的办法,使资金循环大大加快。
(3)改革流通体制,适应市场调节的需要。特区经济是“外向型”的,它的商业、外贸,都面对着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但是,特区原有的商业体制,只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渠道少、环节多、周转慢。需要逐步改变为多渠道、少环节、周转快的开放式的体制;需要打破老一套的批发层次和行业界限,实行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批零结合,开展竞争。在外贸体制上,我们改变过去独家经营和内外贸分割的状况,实行工贸结合,农贸结合,搞内外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多渠道组织进口业务,把生意做活。外贸单位则普遍推行层层“创汇承包”的经营责任制,盈亏由各公司统一核算,减少了外贸亏损,增加了外汇收入。在价格体制上,我们从特区的实际出发,允许计划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并存,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这样,整个流通领域渠道畅通,市场繁荣。
(4)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以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我们打破统招统配的办法,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经过考核,择优录取,然后签订合同”的办法。到目前为止,特区已有三百多个单位新招劳动合同工一万五千五百多人。这对老的一套固定工制度是一次突破,初步打破了端“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弊病,促使职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提高素质。企业过去存在的人浮于事、劳动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低等现象得到了改进。在工资制度改革上,我们在企业中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浮动工资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职务工资、基本工资、年历工资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
各种形式的工资改革,都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效果挂钩,把个人对国家的贡献大小和表现好坏相联系,做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实践的效果是好的,企业改变了低工资、多补贴的状况后,向克服平均主义迈出了一大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如竹园宾馆,1983年初实行浮动工资制,当年营业额和纯利都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今年上半年又有很大幅度增长。
(5)改革人事制度,适应特区发展需要。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对干部的使用,我们逐步取消委任制,实行选举聘用合同制,当选并且称职的留聘,落选和不称职的解聘,使大批有为的中青年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在吸收录用干部特别是技术干部方面,我们实行公开招聘制和多种形式的商调制,如临时借用、定期聘用、兼职带徒、技术承包等,使人才合理流动,互相协作支援。自1980年起,深圳经济特区从许多大中城市和地区商调和招聘干部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万二千多人。特区人才奇缺的问题,很快得到缓解。
改革是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深圳经济特区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消除“左”的思想影响,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增强改革的自觉性,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从特区的特殊性出发,才能闯出一条特区改革的新路子来;只有不断坚持改革,才能出速度、出效益。在深圳,改革就象一把金钥匙,它打开了发展生产力的闸门。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深圳特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感到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改革成就,必须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探索解决。最近,市委对全市的改革重新作了部署,提出全特区要从局部的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今后的改革,主要是向配套、综合、全面发展。
从工业结构看,由于特区产业结构是以发展工业为主体的综合经济体,工业发展又以选择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工业项目为主。因此,特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将占居主导地位。工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种变化,必将进一步使产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同时,教育结构和科研结构方面对智力投资也将更为重视。这些都要求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同工业及由此产生的技术结构、科教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南海油田的开发前景很好,南海石油开发和大鹏湾核电站等的建成,可以使特区的能源工业迅速发展。特区要相应地建立为工业发展能源服务的管理形式。工业和能源的大发展,又要求交通运输随之迅速发展。今后交通运输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会随着特区与内地的陆运、海运、空运以至远洋运输的发展而增大。特区的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深圳靠近香港,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对深圳的经济影响也很大。这些特点,要求特区今后的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
把深圳特区和西太平洋经济圈、全国、全省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特区的新体制,既是“开放性体制”,又是“开发性体制”。特区今后的改革,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实际。而特区体制改革成功与否,要看与“四个为主”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否适应;“四个窗口”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了;特别要看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否更多了。归根到底,则是看两条:社会生产力是否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是否逐步提高。
基于这种认识,深圳市委把今后的改革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1)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过去对计划体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在发挥市场机制方面,步子迈得不大。因此,今后改革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把特区的经济运行置于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轨道上,充分运用价值规律,进一步运用经济办法来管理经济。在宏观上,国家必须确定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特区制定的计划,包括中长期和年度计划,都必须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特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着重是制订规划、制订政策、平衡协调、组织协作、预测指导、提供信息、经济立法、检查督促等。企业之间的产、供、销,采取签订合同的办法来保证计划的实现。
特区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应当充分地运用价格、工资、成本、利润、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再生产环节进行调节,而把行政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
(2)进一步改革经营管理体制,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特区今后的改革仍然是简政放权,使企业在产、供、销和人、财、物各方面,拥有更大更多的自主权,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能够对国际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准确、灵活的反应,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企业扩权,实行宽严结合。该宽的大胆放权,该严的又严格管理。“严”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3)进一步改革分配体制,实行各尽所能,多劳多得。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劳动者个人,都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经过改革,把低工资、多补贴改变为适度的高工资、少补贴或不补贴,实行多劳多得。首先是对劳动者个人实行适度的高工资政策,即相对来说,特区工资水平,要高于内地低于香港。这样,才能刺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把劳动者个人收入同企业经营状况挂起钩来,“水涨船高”,企业经营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发展越快,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也越高。
收入高,消费也高;生产促消费,消费又促生产。形成“高生产,高收入,高消费,高效率”的良性循环。深圳特区改革的目标愈来愈明确,这就是要经过改革,努力建立一个在全国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能够适应特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国际市场变化,做到信息灵通、反应敏捷和效率很高的经济管理体制,也就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体制。这样的管理体制,能使各级管理机构精干高效,企业生机勃勃,具有“四种力”:充满活力,感到压力,产生动力,提高效力。从而走出一条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能够逐步改善和富裕的新路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