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04
第2版()
专栏:

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本报评论员
最近几年我国农业连续丰收,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大幅度增产,多年来困扰着我们的粮、棉短缺的苦恼,从根本上解除了。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但是,随着农业的大增产,目前我们又面临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矛盾,这就是人们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
请看下面这些事实:
在不少地方,籼米、次米大量积压,尽管仅一角几分一斤,仍买者寥寥;而优质大米四五角一斤,却一购而光;
棉花“胀库”,但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应纺织工业和出口的要求,农民卖棉难;
羊毛堆积,但不少质量达不到纺织工业的要求,国家不得不进口一部分纤维强力高的优质毛;
肥猪肉即使在农村市场也已销路不畅,乏人问津;城市居民更为买不到瘦猪肉多有怨言,而市场上仍然是“肥多瘦少”;……
凡此种种,说明农副产品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变化,人民在衣食丰足之后,对农副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南方有的农村流行这样的说法:“籼稻交公粮、小麦换大洋,粳稻作口粮。”人民的消费结构变化了,工业对农业原料的要求提高了,可是我们农副产品的生产结构还没有随之调整,头年的粮食、棉花堆在仓库里还没“消化”掉,第二年,第三年,同样质量和更大数量的产品又源源而来。这也是造成有些农产品“卖难”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我们的农产品数量不很充足,抓农业生产在增加产量上下了很大功夫,成绩十分显著。但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未予足够重视;加之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包购包销,也不利于刺激农民去提高质量。近几年,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产的产品多数或大多数要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如果再象过去那样只抓生产,不看市场,只求数量,不讲品种和质量,就势必给农业的继续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
抓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抓产量一样,关键是抓良种,抓优质高产的品种。要改变过去产量高就是良种的片面观点,要树立优质高产才是良种的全面观点。按照这个要求把各类产品的品种列出来,加以鉴别比较,按市场需求和本地的自然、社会条件,该淘汰的淘汰,该改良的改良,没有的则积极引进、发展。每一个地区都应该有创本地区名特产品的雄心壮志,既要恢复发展传统的名特产品,又要引进新品种,创新的名牌,加速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建立起各类优质高产农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改良农产品的品种,要依靠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棉花继鲁棉一号之后,又已培育出质量和产量都高于鲁棉一号的鲁棉二号、三号、冀柳八号、豫棉一号新品种,明年将在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低芥酸油菜新品系、瘦肉型猪、良种小麦、奶山羊、优质稻谷,等等,一批优良品种已经问世。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去从事改良、培育、引进新品种的科学研究。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热情帮助解决,经济上给予资助,有重大成果者应重奖。同时,也要提倡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去,指导群众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同群众一起进行科研活动。这几年不少地方的农民自发成立了各种“研究会”、“学会”,从事品种改良的研究。专业人员与群众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必定能加速农产品良种的培育、推广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