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劳动力三部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07
第2版()
专栏:杂谈

劳动力三部曲
吴昊
劳动力三部曲:“紧—余—紧”。这种情况,开始出现在农村,现在到了城市。该怎样认识这个变化,怎样对待这个变化呢?
在农村实行“大呼隆”那阵子,“出工听哨子,干活看队长”,效率低,效益差,但处处喊“忙”,处处叫“劳力不足”,壮劳力常常被集中起来,开山造田,填湖筑坝。在田里干活的只剩下“三八(女)六一(小)部队”,要说劳力紧,确有几分是。后来,实行了责任制,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了,“大锅饭”不吃了,劳民伤财的事情没人干了,农民的心全部用在田里,一个人顶过去的几个人,一下子劳动力剩余了许多,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几乎真的“人满为患”了。再后来,社队企业发展起来了,商品流通渠道增多了,农民除了种粮食之外,懂得了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懂得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眼界打开了,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原来都有农民的用武之地,劳动力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这大体就是农村劳力三部曲。
城市改革中,企业在劳动力上的变化,基本上和农村是一样的。有的企业、机关尚处在第一阶段,“大锅饭”照吃,“铁饭碗”照端,领工资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各个部门都有闲人,又都喊人手不足;而处在第二阶段的单位,正在改革,定岗定员、定质定量后,人下来不少,怎么办呢?似乎还没有出路。处在第三阶段,就是说既实行了责任制、剩余劳力又做了安排的单位,如今还是少数。城里的劳动力问题,虽然已摆到桌面上来了,但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它,要解决它,还要有一个过程。
城市劳力三部曲和农村劳力三部曲,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农村从田里解放出来的劳力,多是农村的“精华”,有知识,善经营,懂技术,心灵手巧,框框又少,一下子就干出了许多事业,对于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力,只要给政策,他们自己就活起来了。城市实行责任制,精简下来的劳力,要比农村复杂多了,老弱病残、技术不高、纪律不好的人占了一部分,他们手里有“铁饭碗”,不象农村,人们有那样强的自谋出路的劲头。也有些人,一下子还放不下架子。但城市有一个亟待开发、又极其广阔的第三产业,可以容纳许多劳力,这又是农村比不了的。
城市如何安排多余劳力的文章正在做,可以预见,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只要城市里百业兴旺,劳动力也是不足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主义,既要发展生产,又要让人们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