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个体旅店暖人心——记呼和浩特市个体户刘玉林夫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07
第2版()
专栏:通讯

个体旅店暖人心
——记呼和浩特市个体户刘玉林夫妇
雷进 郑建新
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家庭旅馆。店主刘玉林,今年五十八岁,曾任董其武将军的作战参谋,解放后在呼市饮食服务公司工作。他老伴南维林是辅仁大学毕业生,原在呼市房管局工作。十年动乱中,夫妇俩都受到了迫害。
1980年,老两口自筹资金整修了三间小土房,借了十五块床板,办起家庭小旅馆,取名“新成旅馆”。自己立足于一个“勤”字,送给顾客一个“暖”字,是这个夫妻旅店的经营宗旨。过去,包头、乌达煤矿的伤残职工来呼市看病,在国营旅店经常受到冷遇,一些旅店还拒绝接收他们。“他们不收我们收”,刘玉林说,“这些煤矿工人是为了给人民送温暖才受伤致残的,我们也应该把温暖送还给他们”。为使伤残职工出入方便,旅店专门把台阶改为斜坡,把门框加宽;并为他们缝了尿垫,勤洗常晒,保持卫生;还主动帮助他们挂号、取药、买车票。年过半百的南维林还经常给重残旅客洗脚、洗袜。
刘玉林夫妇特别注意把热情的服务与灵活经营巧妙地结合起来。房间摆设可按旅客要求随时重新设计,收入不减,旅客满意。而且一室多用,充分发挥设备效益。会议室开会时是会议室,会客时是客厅,就餐时是餐厅,晚上支上床又是客房。收费按标准,但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夏天蔬菜便宜,旅客免费加上一两个凉菜。在刘玉林眼里,每个旅客不仅是自己的主人,更是自己的义务宣传员。
热情服务使顾客盈门。这个旅店由创办时的三间小土房,发展到拥有一座三层小楼和一处小院,固定资产达三十万元。成为客房、餐厅、会议室、卫生间、锅炉房、电话、彩电等设备齐全的小型家庭企业。许多国营旅店、宾馆的负责人前来参观学习,对他们的高效率、高效益、高信誉赞不绝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