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09
第5版()
专栏: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
许涤新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常常把价值规律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价值规律是计划经济的对立物。这是值得重新研究的。
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国家根据社会需要,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配置,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的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践证明,要把成千上万种商品的产供销,都包罗在一个计划当中,并且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是很难办得到的。纳入国家计划的产品,只能限制在几种对国民经济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产品。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价值规律要求全社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根据客观需要,在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但在生产无政府状态之下,或者在国家计划出现失误时,这个要求不能顺利实现,价值规律发生自发的强制作用。如果符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各部门的生产就能适合于社会需要,国民经济就能按比例协调发展。这些情况说明,价值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搞活经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还存在着商品经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必须借助于价值形式来进行,必须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我国现行的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在这里,指导性计划主要是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的,所谓经济杠杆,是离不开价值规律的作用的。就是硬性的、必须执行的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使一定的社会劳动在很重要的几个生产部门实现合理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经济是必然会产生盲目性的。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这种情况特别突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由于计划的指导和调节,由于工商行政的管理和监督,由于市场信息事业的发展,发展商品经济的盲目性会大大减少。
有人可能这样问: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商品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同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差别呢?商品、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把商品、价值规律同资本主义完全混为一谈,是违背历史的事实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虽然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形式上,同资本主义有相同之处,但是,作为商品生产基础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作为两个社会的商品生产的主人是不同的,作为两个社会的商品生产的目的性是不同的,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也是不同的。这些区别决定了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和运用价值规律同实行计划经济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