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改变落后有捷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3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改变落后有捷径
楠客
墨江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文化比较落后,又远居深山,原来穷得全省出了名。但是,两三年的功夫,这个县富了起来。他们改变落后的捷径是什么?四个字:引进人才。
过去谈起造成贫富差别的原因,有的人爱从自然资源上找答案,哪里是“鱼米之乡”,哪里是“天府”之国,哪里是“粮仓”,哪里是“钱库”……其实,地理上的差别和自然资源上的丰薄,只是原因之一。造成贫困落后,重要的一条是人才匮乏。这一点不但为墨江的实践所证明,也已经为许多山区、老区的实践所证明。
现在有些地方对人才、技术的作用,似乎还没有看清。有的仍然眼界很窄,发展商品生产的观念淡薄。前些时,我到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采访,那里的领导只是单纯号召牧民多养畜,多产毛,多卖毛;多养畜,多产毛是对的,但既然有羊毛,为什么不引进人才,搞皮毛综合利用,加工增值呢?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的水平代表了发展商品生产的水平。在一个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领导人眼里,粮食只有一毛多钱一斤,山里的土特产也值不了几个钱。然而,到了能人的眼里,果子就是果脯,土特产就是闹市的俏货。可见,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的工作抓得紧不紧,对于改变落后面貌至关紧要。落后面貌改变多少、改变快慢,和引进、培育人才的数量和速度是成正比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