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自谋职业为四化建设作贡献——武汉市几家个体户的精神风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3
第4版()
专栏:

自谋职业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武汉市几家个体户的精神风貌
本报记者 张砚
“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共有五万多人从事个体经营。他们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以重信誉、讲风格的实际行动,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一)
“为国家分忧光彩,自谋职业光荣”。这是许多个体户青年的共同心声。
武汉市个体户协会副主任魏俊红,是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仅有的两名个体户代表之一。五年前,他领取个体户营业执照,带领两个待业妹妹,开办“兄妹小酒家”。开业以后,他们兄妹很快掌握了四十多种烹调方法。“兄妹小酒家”菜肴色香味俱全,加上待客如宾,服务周到,成了“冒尖户”。
魏俊红响应党的号召,冲破了旧的观念和习惯势力,自谋职业。然而,各种非议接踵而来。有人眼红,说“小酒家”搞的是“资本主义那一套”;有人压根儿看不起他们,说什么“你瞧他们一个个,不是待业,就是犯过错误,被劳改过的”。
对于这些,魏俊红毫不在乎。他说:自谋职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最近,他帮助未婚妻办起了一家个体副食品商店。
象魏俊红这样的青年人在武汉市何止一个!如今全市已有一万多青年加入了个体户的行列;其中有不少失足青年鼓起勇气,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二)
张武昌开办的“武昌振华小动物商店”,在武汉独此一家。地点在武昌武太闸一带。它虽然离市中心较远,却引人注目,现已有一百二十多个教学科研单位同这家商店建立了供应关系。
饲养和繁殖大白鼠、豚鼠、兔、猫、狗等,捕捉各种蛇类、昆虫,是张武昌的家传绝技。过去,他父亲就以此为生。在“文革”“割资本主义尾巴”时,被勒令停业,从此成了无业者。全家徒有四壁,生活拮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父子有了用武之地,全家生活富裕了。今年,他们投资五万多元,另辟地点,兴建了一座设有饲养室、实验室的共有二十八间房的三层楼房,改名为
“武昌振华小动物饲养场”。
张武昌热爱自己的事业,爱护个体户信誉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从开业到现在,他严格遵守个体户职业道德规范,以信誉第一、顾客至上为服务宗旨。一次,国家地震局急需二百五十条双斑锦蛇、红点锦蛇、虎斑游蛇,委托武汉大学地震研究部门速购。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张武昌肩上。当时,正是盛夏季节,张武昌父子不辞劳苦,仅用十天时间,到离市区八十多里的山林、河沟捕捉,整整有四天四夜没合眼,提前完成了捕蛇任务。
几年来,张武昌劳碌奔波,言而有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去年,全国发展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代表大会表彰了他的先进事迹。
(三)
在武汉市做面窝生意的人很多,唯有年近花甲的李桂珍,被群众誉为“面窝状元”。她炸的面窝脆香爽口,每天清早边炸边卖,销售一空。李桂珍实行薄利多销,每月可收入二百多元。
李桂珍在“文革”中,因老伴错案的株连被下放到农村十一年。1979年,她带着一卷铺盖回城。如今她有了钱,甭说添置必要的家具,就是买高档家用电器,也是有条件的。但是,李桂珍没有这样做。她说:要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老伴的错案不会平反,自己也不能自谋职业致富。1981年,她就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从这年开始,她每逢春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都带着现金、点心、服装、玩具和自己亲手炸的二百多个面窝,到武昌福利院和武汉市育幼院,慰问老人和孤儿。去年11月,汉阳县水灾,她捐出一百元,又买了四条新绒裤、八件新衣服送给灾区群众。
今年7月的一天,李桂珍同平日一样,两点就早早起床磨米浆。天刚蒙蒙亮,她到马路边生炉子,突然发现二百米外的“大东门小商品市场”窜起了一股黑烟。她立即灭熄了自己的炉子,去打火警电话,又叫醒了一些干部,就只身赶到救火现场。待消防车灭完大火,李桂珍才发现自己全身湿透了。当天回家发高烧,一病三天。
用什么来评价这位已经光荣成为共产党员的李桂珍的崇高风格呢?她的入党介绍人张明珍同志说得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身上,体现了八十年代新型个体户的共产主义思想风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