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无笔画”发明者吴金狮的经历发人深思 领导思想不通——受压四年 真心落实政策——只用半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5
第3版()
专栏:

“无笔画”发明者吴金狮的经历发人深思
领导思想不通——受压四年
真心落实政策——只用半月
本报讯 记者景险峰、通讯员方夏坤报道:“无笔画”发明者吴金狮被拖延四年之久未得到正确解决的工作、职称、生活等问题,在中央领导同志直接关怀下,经过陕西省和西安市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最近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
吴金狮今年四十三岁,从小热爱中国画和民间艺术。1964年,他在西安市一家建筑公司当油漆工时,对油漆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节衣缩食,购买各种资料,潜心钻研油漆技术和绘画艺术,写出共四十多万字的《常用油漆技术》和《花纹工艺》两本书。在此基础上,他大胆探索,发明了“无笔画”和“油彩花纹新工艺”。
“无笔画”是根据油水分层原理,对各种油彩重新进行设计、改性,按照创作意图,将所需要的油漆点入水中,采取吹、拉、提、浸、埋等操作工序和方法,适当控制水的平波急缓、起伏、旋直、温度以及流速,使油彩落到物体或纸上,形成各种生动画面,有的象江河奔流,有的如奇峰突兀,有的似云霞彩带,有的若千年古藤,奇姿妙态,变化万千,具有似与不似的特异效果。只要构思、设计好,往往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油彩花纹新工艺”用同样原理,可把花纹或风景画印刷装饰在木板上,既有天然大理石的色彩,又有欣赏价值。因此,“油彩花纹新工艺”荣获1980年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特别是“无笔画”,融绘画、摄影、民间艺术为一炉,开拓了艺术领域的新天地。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画家、作家、艺术家、建筑学家、工艺专家和实业界人士,对此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著名学者、诗人赵朴初看后,热情约吴金狮会谈,并欣然题诗:“胸积笔意而不用笔,乍疑泼墨实乃泼漆。米老逸兴王宰真迹,继古创新斯为第一。”
“无笔画”除了它的美学价值,还有其经济价值。“油彩花纹新工艺”在美化生活中,可用于建筑装饰、木器家具、日用器皿、丝绸印染、陶瓷壁纸等方面。它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因而,国外和港澳实业界一些有识之士,称吴金狮是“手执金钥匙的人”,并以几十万元的重金和董事长、经理等头衔邀他合作。吴金狮说:“‘无笔画’是我发明的,但它属于我的祖国,我要用它为四化建设服务。”
1979年10月,国家科委领导同志看了吴金狮的展品后,希望“无笔画”尽快投产,为国家换取外汇。但是,吴金狮所在单位——西安市木材公司研究所及其主管部门,以种种借口,不仅不配合吴金狮,反而说他“不能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组织纪律性差”、“热衷于搞个人画展”,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想整他。西安市委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某些领导不尊重人才,加上偏听偏信,没有给吴金狮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他苦恼重重,不得不向中央领导同志反映。
今年2月,胡耀邦同志看了有关吴金狮的材料后指出: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这样就能获得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拥护。我们一些同志办具体事情往往不问是非曲直,而是根据某项规定或者听从某几个人不正确的意见而拖着顶着不办,实在不好。他要求陕西省查明,酌情解决。省委负责同志白纪年很快约请吴金狮谈话,听取了他的要求和意见,并责成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专人调查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不久,国务院有关部门派员赴陕西调查了半个月,会同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部门,落实省政府提出的解决办法:(一)调吴金狮到西安市工艺美术公司工作,成立“无笔画”工作室,西安市科委每年拨给五千元的科研经费;(二)西安市劳动部门拨给一个全民正式职工指标,安排吴金狮的孩子随父学艺;(三)吴金狮的技术职称,作为特殊情况对待,由有关部门现在就按工艺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规定予以评定,并为其晋升一级工资;(四)吴金狮近几年在北京、南京等地举办画展,个人所花交通、广告、复印材料费,以及扣发的工资,在调出前由西安市木材公司一次性核销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