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棉籽蛋白如何脱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5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棉籽蛋白如何脱毒
中国农学会研究室
我国年产棉仁饼粕五十多亿斤,含粗蛋白二十多亿斤,是一项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
普通棉籽中含棉酚1.6—2.8%,游离状态的棉酚对单胃动物有毒性。因此,要使棉籽蛋白充分发挥利用价值,必须消除棉籽中的棉酚毒素。解决的途径:一是培育不含棉酚(或含量极少)的“无毒棉”;二是从棉籽加工工艺方面采取消除或降低棉酚毒素的措施,使其含量降低到适于食用或饲用的安全标准以下。
对含有棉酚的普通棉饼,除可以直接限量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外,经过适当脱毒处理,使棉仁饼的游离棉酚含量降低到0.04%以下,就可作为猪鸡等畜禽的蛋白饲料广泛应用。
棉饼的脱毒处理,可以在棉籽榨油工艺流程中增加一个环节,即用10—1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在蒸炒前均匀喷洒在棉仁料坯上,每吨棉籽加硫酸亚铁二至四公斤(喷加的水量从蒸炒增湿水分中扣除)。据河南新乡县油厂试验,增加这一脱毒环节,每百斤棉籽仅增加加工费一角钱,棉仁饼的游离棉酚可降到0.033%,在安全饲用标准以下。有些加工厂在压榨出棉仁饼后再进行硫酸亚铁脱毒处理,也收到显著脱毒效果。
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提出一种适于中小畜牧场和农户应用的简易脱毒方法:一百斤棉仁饼粉碎后,加半斤纯净硫酸亚铁,在40—50℃温水或0.5%石灰水上清液中浸泡二至四小时,或干拌均匀,即可作猪鸡的配合饲料安全应用。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对棉仁饼采取膨化脱毒用于养鱼饵料的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无锡轻工学院、山东省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等,应用有机溶剂浸出法,对棉籽进行深度加工,可将棉油、棉籽蛋白、棉酚三者分离,不仅解决棉籽脱毒问题,提高棉籽油、棉籽蛋白的质量,而且分离出来的棉酚还是贵重的医药原料。棉籽蛋白中还可提取多种氨基酸。目前,这些深度的加工工艺还在试验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