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阅读
  • 0回复

赵紫阳视察北京印染厂时指出 搞好改革 发挥优势 大企业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6
第1版()
专栏:

赵紫阳视察北京印染厂时指出
搞好改革 发挥优势 大企业大有可为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赵紫阳总理14日在北京印染厂视察时就企业改革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他指出:中央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为搞活企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能否落实,关键在人才;大企业只要面向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挖掘潜力,不断增强活力。
北京印染厂是我国大型印染企业之一,现有职工三千多人,已形成年加工一亿米布的印染能力。近年来由于价格变动,产品滞销,市场竞争激烈,这个厂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今年一季度上交的利税只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下半年订货量还不到生产能力的一半。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下,这个工厂大胆任用锐意改革的开拓型人才,改进经营管理,努力开发新产品。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厂面貌就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生产发展,消耗降低,成本下降,到9月下旬已提前完成全年上交利税的计划。
赵紫阳总理由宋平、吕东、马洪、吴文英、安志文、陈希同等陪同来到这个厂后,视察了主要车间,观看了工厂业余表演队穿着用本厂面料设计制作的四季时装的表演,听取了厂长徐孝纯的汇报。
企业应当向经营型、开拓型方向转变
赵紫阳说,北京印染厂是个大厂,又属于当前困难较多的纺织行业,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经验是可贵的。他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向着经营型、开拓型转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个是改善经营管理,使企业迅速从过去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一个是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以花色新颖、品种多样、质优价廉的产品来引导消费,吸引订货,满足社会需要。这些正是所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面临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好。否则,企业就跟不上新形势,就要落后。
搞好改革,关键在于选拔人才
北京印染厂迅速打开局面,是同他们大胆任用人才分不开的。这个厂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实行“层层组阁”,起用了一大批有专业知识、有创造才能、有改革精神的人才。对这些办好企业的有用之才,只要选准了,厂里就力排众议,破除陈旧观念,把他们提拔到关键岗位,工作上大胆放手,生活上关心照顾,使他们专心致志,施展所长。厂里提拔了两名副厂长,对中层干部作了四次调整,五个生产车间和十个主要科室配备了新干部。全厂上下,新老干部团结一致,朝气蓬勃,产品不断更新,效益不断提高。
赵紫阳肯定这个厂在改革中选拔任用人才的经验,强调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指出,要使企业向经营型、开拓型方向转变,要使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关键是人才。不只是起用几个人,而是要起用一大批,用北京印染厂的话,叫做形成一个“专家集团领导”,使各种能适应这种转变的人得到重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个厂所以能够很快地做到这一点,经验是两条:一是要选好一个能适应新形势的厂长;二是要赋予厂长选拔任用人才的充分权力。这样就能够组成一支推行现代化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的新型干部队伍,为企业的转变打下可靠的基础。赵紫阳还为这个厂题词,指出:“落实改革,搞活企业,关键在于选拔人才。”
落实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政策,企业大有可为
赵紫阳指出,现在要明确一个概念:整个工业的改革尽管还要发展、深入,但是现在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已经为搞活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按照这些政策措施去办,企业在挖掘潜力、提高效益上是大有可为的,并不是无能为力。只要把这些认真落实,企业就会有动力,有活力。同属一个行业,有些工厂就搞得很活跃,显示出政策的强大威力;而有些工厂却感到困难重重,没有多大起色,仍然眼睛向外,总想国家再让一些利,退一些税,等待着继续放权。要看到现在已经到了企业面向自己的时候了。要面向自己的车间,自己的工人,自己的产品,从内部找窍门、挖潜力、求效益。当前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任务,是要研究如何在本厂真正落实中央、国务院已定的关于改革的政策、措施,这是主要课题。北京印染厂和其他许多企业的事实都说明,真正把这些政策措施实施了,是可以办成很多事的,企业一定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大企业应当通过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谈到大企业怎样搞活时,赵紫阳说:现在小企业活了,大企业的确面临着小企业、乡镇企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认为现有政策还不能把大企业搞活,甚至认为大企业不如小企业优越性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不确切的。事实已经说明许多大企业是搞得生龙活虎的。其实,大有大的难处,小也有小的难处;小有小的优势,大也有大的优势。小企业确实有它的长处,如负担比较轻,船小好掉头,经营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很快等。但它也有不少困难,没有象样的设备,缺乏技术人才,许多原材料靠议价买进等。而大企业却拥有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这是小企业所不具备的。只要使用得当,在生产中是会起巨大作用的。大企业不应只在那里羡慕小企业,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现在的根本问题在于,不少大企业没有很好利用中央、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关于改革的政策、措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随着改革的发展,在政策上对大企业进一步给予应有的权力是必要的。但大企业本身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分析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上,以便把人才的优势,设备和技术的优势,信息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它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样大型企业就活了,效益提高了,竞争力也增强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将会起到骨干企业应有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