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专业户陶瓷登上广交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7
第2版()
专栏:

专业户陶瓷登上广交会
本报记者 梁兆明
今秋“广交会”的最后一天,我在一个工艺品洽谈室里巧遇一位身夹文件包,举止谈吐文雅的年轻人。一打听他是广东省大埔县光德区九社乡的农民,名叫陈金框,是专程来了解他家的陶瓷产品订货情况的。
陈金框家祖祖辈辈都是从事陶瓷工艺制作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传达后,这一家子象吃了定心丸,雄心勃勃地筹划办一间陶瓷工艺厂。陈金框办事果断,“家庭会议”刚开完,就向当地银行借了二万元贷款,修厂房、建烧窑,很快就把厂子办起来了。
陈金框把家庭工厂取名为九社乡陶瓷工艺厂,他父亲负责全厂的技术,他担当业务与购销工作,另外请来一名画工、一名技工,加上兄弟和亲属,全厂共十六人。
陈金框一开始就把眼光紧紧盯住国际市场,生产的陶瓷制品主要是工艺技术要求高、经济价值较大的美术陶瓷,花式品种繁多,瓷质洁白,图案栩栩如生。办厂头一年,总产值就达四万多元,上缴管理费八千多元。这两年的产品,大部分都交由外贸部门打入了国际市场。今秋“广交会”上,他家陶瓷成交额达三万多元。陈金框信心十足地说:“我家厂子今年的总产值,可以达到八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