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风格已见雏型 功夫还须磨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7
第3版()
专栏:

风格已见雏型 功夫还须磨练
中国队的前锋线经过多次国际比赛的磨练,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边路快速突破沉底传中、另一侧门前包抄,结合中路穿插配合的主要进攻方法和得分手段。这套方法在亚洲杯预赛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中国队在预赛的四场比赛共踢进十五个球,运用边锋突破沉底传中,中锋和另一侧边锋及前卫门前配合攻进的球就有六个;由边锋牵制对方,边后卫下底传中制造的入球也有两个;运用中路配合破门得分的有四个。这些球都是在对方后卫并没有出现明显差错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配合攻进的。
在总体型打法迅速发展,密集防守被普遍采用的当今足坛,中国队能够形成这样一套比较犀利而熟练的快速进攻配合,与教练员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锋线队员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肯定。
中国队历来具有边锋速度快、突破能力强的特点,他们忽左忽右的边路袭击,形成了攻陷对方城池的序幕。交替扮演中锋角色的赵达裕和李辉具有较好的控球本领。赵达裕审时度势的变速带球过人,李辉的快速盘球突破,常给对方防线带来恐慌,破门机会往往随之而来。
但是,综观中国队前锋在亚洲杯预赛的表现,不难看到他们在对付紧逼人盯人防守时依然办法不多。如对香港队一役,对方对我队进攻的主要力量实行盯人看守,就使中国队的进攻钝然失色。远射和定位球乏术也是中国队前锋的弱点。所进十五球之中,无一远射破网,也无一定位球攻入。
在即将到来的新加坡决赛中,中国队应当坚持发挥快速灵活的特点,运用行之有效的进攻套路,并善于在僵持时适当增加柳海光等的高空袭击打法。如果中国队能摸索出破紧逼盯人防守的办法,并且在远射和定位球上有所突破,那么,这支队伍的攻击力将更加全面,更加锐利,冲出亚洲也就更有希望。
翟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