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美“发现”号是怎样“拯救”失效卫星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18
第6版()
专栏:

美“发现”号是怎样“拯救”失效卫星的?
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在12日和14日“拯救”了两颗已经在太空中“游荡”九个月的失效通信卫星。
“拯救”失效卫星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追赶”,然后是“捕捉”和搬运。这两颗失效的卫星今年2月由另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太空施放后,由于卫星上的火箭发动机失灵,进入了一条“无用”的椭圆形轨道。航天飞机的圆形运行轨道一般离地面二百英里左右。为了“拯救”卫星,从今年5月到10月,美国地面站的工程师们利用遥控讯号,把卫星的椭圆形轨道变成了圆形轨道,并且把它们的运行轨道的高度降低到接近航天飞机的运行轨道。“发现”号8日发射进入的运行轨道,比卫星的轨道低约三十英里,比卫星落后约一万公里。“发现”号用了四天时间“追赶”上了两颗卫星,把航天飞机和卫星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十五英尺。
“拯救”卫星的第二阶段是这样进行的,身穿航天服的两名宇航员从密封舱来到敞开的货舱,一名宇航员背上“喷气背包”飞向卫星,当他接近卫星时,把随身携带的“螫针”插进卫星尾部火箭发动机的喷口,并使它牢牢地固定在喷口中,并且开动“喷气背包”喷嘴,制止卫星的自转。这时,航天飞机密封舱里的宇航员遥控操纵机械臂,伸向卫星,把卫星和宇航员一道收回货舱,同在货舱里等候的那个宇航员合作,把卫星运进货舱内,并把它固定在底座上。在12日“拯救”第一个卫星的过程中,由于在货舱中安装卫星的装置发生故障,不得不使用人力代替机械臂的部分作用,整个“拯救”过程的时间比原定的六小时延长了十分钟。14日用基本上相同的方法“拯救”了第二颗卫星。
这两颗现已运回地面的卫星,经过检修,不久将重新发射上天。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