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用“借腹怀胎”技术成功进行奶牛国际引种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研究胚胎移植技术已向应用阶段过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2
第3版()
专栏:

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用“借腹怀胎”技术成功进行奶牛国际引种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研究胚胎移植技术已向应用阶段过渡
本报讯 通讯员周金品、记者何黄彪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进行奶牛国际引种获得成功。最近,中央一位领导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指出:“这是一个好消息。”并希望加紧推广和提高技术。
胚胎移植,俗称“借腹怀胎”。母牛一般一年只生一胎,仅有2—3%的母牛出现双胎。国际上的畜牧科学家为了改变这种少而慢的繁殖育种状况,进行了胚胎移植新技术的研究。他们用科学的方法使优良母牛多排卵,并使之受精,把这些受精卵取出来,移植给生产性能低的母牛,就可使它们生出良种牛犊;也可以把受精卵冷冻后,进行长期保存,需要时再把这些受精卵移植到其它母牛的子宫里去。运用这种“借腹怀胎”技术,既可以借好多的“腹”,也可以怀好多的胎。据报道,美国有一头高产奶牛创造了年产六十头牛犊的繁殖记录。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科研人员,早在1975年就开始家畜胚胎移植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攻关,终于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1980年,绵羊胚胎首次在我国冷冻成功,在胚胎低温生物学方面填补了一项空白。接着,他们觉得奶牛胚胎移植与其它家畜相比,经济价值更大,于是又开展了这一新技术的研究。1982年,用国外引进的新鲜奶牛胚胎进行移植成功。1983年,又从国外引进奶牛冷冻胚胎,分别在镇江、天津和哈尔滨共移植十个胚胎产下了四头牛犊。利用冷冻胚胎进行奶牛国际引种,不仅可以代替进口活畜,而且具有许多优越性:一是胚胎价格比较低廉,并且体积小,运输方便,可节约大量购畜和运输资金,还可避免疫病传播;二是迅速扩大优秀母牛个体的遗传影响,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优秀母牛后代;三是迅速更新低产牛群,使低产母牛产下高产后代;四是由于胎儿阶段和哺育期接受了受体牛的被动免疫,胚胎移植的牛只适应能力更强。这项新技术还为其它家畜和珍贵野生动物基因库的建立开辟了新途径。目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已具备把此项技术从研究试验过渡到实际应用的必要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