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中风也可以预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2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中风也可以预报
上海邮电医院 周冠虹
提起中风,不免令人有“谈虎色变”之感,正如中医描述的“中风之病,如矢石之中人,骤然而至也”,好似被石子突然击中而扑倒。其实中风就是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血液循环发生急性障碍如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血块堵塞或血管破裂所致,通常指的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
迄今为止,中风仍属人类病死三大原因之一。因其发病突然,症状变化多端,象风一样善行而莫测,故叫中风。在我国,中风要比冠心病多四倍,占老年人死因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据估计每年中风发病约二百万人,病人中每十人约死亡二至五人,幸存者中至少半数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行动不便、说话困难、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大批病人因肢体偏瘫而丧失工作能力,给病人以及家庭都带来莫大痛苦和困难。因此预防中风就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果能象天气预报那样,在发病之前即能发出预报信号,在事先采取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那将是人类的一大福音。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正在为此不断探索。实践证明,中风预报是可能的。
尽管中风病因复杂,来势凶猛,有时难以捉摸,但毕竟在发病之前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病理演变过程。中风预报是从已知的有关中风发病的种种因素之中采取综合性的、多指标的预测方法。我院已经开展应用微电脑预报中风的研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确定那些人属于中风预报的对象。一般认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特别是五十岁以上并有高血压或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病患者,或有中风家族史的人都列为中风易患者而作为中风预报的对象。第二步是对中风预报对象进行专门的病史询问和采集,作各项常规的或特殊的检测,如血和尿常规化验,血压测量,眼底检查,心电图,脑血流图,X光胸部透视,甲皱微循环检查,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等。根据检查发现,对部分对象还需作一些特殊项目如血小板聚集力测定,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听诊,心功能测定或其他特种生化项目检验等。总之,通过病史及客观指标检测,基本上掌握了中风预报对象可能发生中风的危险率程度。第三步就是将上述资料输入预先编制的中风先兆预报系统程序中,通过微电脑的综合、运算、分析,可迅速发出中风预报信号,在电脑的显示屏幕上或电脑报告单中提出该对象是否有中风的可能性,按照Ⅰ级“危险”、Ⅱ级“警告”、Ⅲ级“异常”、Ⅳ级“正常”的四级预报信号加以预报。医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电脑预报意见,对中风易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例如,一位七十二岁的退休职工,患有高血压三十年,有冠心病、糖尿病,医生把他的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输入电脑,电脑医生即发出“中风可能”的报告,列出“警告”的信号,即对此患者使用中药丹参静脉滴注治疗,一个月后,病人情况良好,再作电脑预报,结果由“警告”降至“正常”,二年来病人长期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效果很好。
由于中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所能掌握的客观预报指标还是有限的,中风预报尚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但是,可以预料,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应用微电脑预报中风的研究将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医学工作者将会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