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中马友谊新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2
第6版()
专栏:马耳他通讯

中马友谊新篇章
本报记者 刘晓陆
11月20日上午10时,马耳他岛自由山前一片欢腾。灿烂的阳光下数百名身穿节日服装的少年儿童欢呼雀跃,挥动着一面面五星红旗和红白两色的马耳他国旗,迎候李先念主席到来。
自由山是马耳他人民独立的象征,1979年3月31日,这里降下了最后一面代表英国殖民统治的英国国旗,升起了马耳他国旗。此刻,在晴朗的天空下,小山顶上的马耳他国旗和旗杆旁边的一组表现殖民统治在这里结束的雕像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李主席和夫人以及吴学谦外长等是昨天下午从里斯本乘专机到达马耳他岛的。今天,正式访问活动一开始,李主席一行就来到自由山献上了一篮鲜艳美丽的红白两色石竹花。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马耳他人民经过长期英勇斗争赢得独立的尊重和敬意,也表达了十亿中国人民对勤劳勇敢的马耳他人民的深厚友情。
中马建交十多年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马耳他人民在捍卫自己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中,十分珍视中国人民所给予的支持和援助。今天,在自由山前迎候李主席的科斯比库亚小学的三百多名学生,一早就来到这里。他们的老师约瑟夫·布苏提尔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和孩子们都感到自豪,我们从内心欢迎李主席。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我们盼望中国强大起来,这样,发展中国家就有了希望,世界和平也得到保障”。许多马耳他工人、家庭主妇也自动赶来欢迎李主席。他们中间一位叫巴特里的老工人握着记者的手说:“中国人好!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人。我在船坞工作了三十多年,接触过许多外国人,中国人对我们最好,是马耳他的朋友”。
巴特里老人的话是有根据的。正在参加马尔萨什洛克防波堤工程建设的三百多名中国工人、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同马耳他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这项工程是由马耳他政府投资,中国提供技术援助,负责考察、设计和施工的项目。防波堤长一千多米,分为两段:斜波堤段为抛石堤,直立堤段由三十个大型钢筋混凝土沉箱组成。堤内侧建一个可停靠八万吨货轮的泊位。全部工程预计于1986年完工。
当李先念主席在马耳他第一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卡梅洛·米·邦尼希的陪同下来到防波堤工地时,中马两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肩列队热烈欢迎李先念主席一行。工地上大幅横标上用中马两国文字写着:“热烈欢迎李先念主席阁下”,“中马友谊万岁”。正在海港施工的两艘巨型挖泥船拉响汽笛,向李主席致敬。
李主席和吴外长等热情地与马耳他工人握手,人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歌声。李主席来到参加施工的中国工人面前,工人同志们拉开一幅鲜艳的红色横幅,上面剪贴着五个醒目的烫金大字:“李主席您好”。他们中间唯一的一位女同志倪小卿跑上前来,向李主席问候致敬。李主席亲切地问她工作和生活情况,当知道小倪的爱人也在这里工作时,李主席满意地笑着说:“很好!”
防波工程是中马友谊的象征。今天上午,当李主席前往总统府拜会巴巴拉总统时,总统特别向李主席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巴巴拉总统说:“中国帮助马耳他的项目有助于我们发展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援助有助于第三世界进一步加强合作。”巴巴拉总统将一个银色的马车模型赠送给李主席做纪念。李主席赠送给她一幅彩色双面绣画,上面绣着艳丽的牡丹花。李主席说:“我送给你的是友谊之花。”巴巴拉总统高兴地说:“这是友谊的象征,我们之间最主要的是相互了解和友谊。”李主席笑着说:“我同意你的话,友谊是最重要的。”
李主席访问马耳他和他在这里受到的友好欢迎是中马友好的见证。人们相信,这将为中马关系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本报马耳他11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