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法国的非洲政策面临考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4
第7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法国的非洲政策面临考验
本报记者 马为民
最近几天,乍得问题再次成为法国政坛上和舆论界议论的中心。利比亚没有完全执行今年9月法国和利比亚达成的同时从乍得撤军的协议,使法国的非洲政策面临着新的考验。
本月10日,法国对外关系部正式宣布法、利双方从乍得撤军已经结束。可是几天之后,美国国务院说,利比亚在乍得仍有驻军。16日,密特朗总统在电视讲话中谈到他于15日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同卡扎菲会晤时,首次说到利比亚在乍得仍有“两三个营”部队,约一千人,但无重型装备。后来,《解放报》援引隶属总理府的国防总秘书处呈交总统的报告说,利比亚驻军有三千人,配备有五十七辆坦克及直升飞机,而且还有“新的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方面就表示要作出迅速反应。因为法国不会听任利比亚不执行撤军协议。根据当时以及这几天的法国报刊的报道,在10月法非小型首脑会议期间,密特朗总统曾向哈布雷总统作出承诺: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法国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法语非洲国家现在也眼睁睁地看着法国如何动作。因此,如何处置这个棘手问题,成了对法国当前非洲外交的一个严峻考验。
为此,密特朗总统同法比尤斯总理就乍得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内阁例会又研究了这个问题,议会就此展开了激烈辩论。法比尤斯总理避开了议员们质询的许多具体问题,而只就政府的原则立场表了态。他说,政府在乍得问题上坚持两条原则:“第一,我们没有理由卷入乍得的内部问题”;“第二,法国应当忠于它的非洲朋友。为此,我们已经采取并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决策”。
在谈到密特朗总统与卡扎菲日前的会晤时,法比尤斯说,法国总统对卡扎菲表示,“协议已经签订,应当得到遵守。法国是遵守了,利比亚方面也应当遵守。如果协议得到完全遵守,那么法国、利比亚的合作是可能的;否则在法、利之间什么也办不到。(法国的)这个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根据法比尤斯的上述讲话和法国报刊提供的分析,人们倾向于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法国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在军事上从乍得脱身,而不是重新介入。因为长达一年多的“大鳐鱼行动”,使法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付出了代价。目前一些法国人士认为首要的作法是施加外交的和军事的压力,促使利比亚最终撤军。有的报刊把法国国防部长、三军总参谋长对乍得的突然访问和他们的有关言论,以及法国飞机恢复对乍得北部的侦察活动等,统称为“神经战”。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们还认为,如果利比亚一味利用法国从乍得脱身的急迫感,硬是不最终撤军,从而损害到法国在非洲的利益,法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而在乍得方面,乍得外长昨天在巴黎说,我们不需要第二个“大鳐鱼行动”(意指它的纯威慑性质),“我们要强有力的大鳐鱼行动”。
此间舆论还认为,法国从它在非洲及地中海地区的利益出发,希望改善同利比亚的关系。谢松外长前天在华盛顿重申,无视利比亚是一个“政治错误”。他认为法、利对话是可能的,并表示不同意美国对利比亚采取的态度。
这件事在国内政坛上引起了风波。不过,人们认为,乍得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六十年代至今,法国在军事上三次卷入,三次脱身,但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要真正解决乍得问题,看来还要依靠有关各方采取谈判、和解的办法。(本报巴黎11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