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镇海县纪委重视信访工作 重信重访明显减少,信访老户问题基本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5
第4版()
专栏:

镇海县纪委重视信访工作
重信重访明显减少,信访老户问题基本解决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镇海县纪委重视信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重信重访明显减少,信访老户的问题基本解决,越级上访的现象显著下降。到市纪委上访的,1981年十二人,1983年减少到七人,是宁波市越级上访最少的县;到省纪委上访的更少,1981、1982两年总共六人,1983年以来一个也没有;自1982年以来,没有发现有人到中纪委上访。
这个县纪委的负责同志自己动手调查处理难度大的案件。如县纪委收到一封人民来信,揭发保外就医劳改犯刘仕根一伙人,在少数党员干部庇护下,打着社队企业招牌,到处诈骗、坑害群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丁玉琦,带领纪委和公检法干部深入调查,很快查清了刘等一伙人诈骗国家、集体资金七万七千多元的严重问题。刘犯被司法机关判处十六年徒刑;对涉及的五名党员,也分别作了处理,追回赃款一万一千多元。
对于涉及几个部门的棘手的信访案件,他们善于协调或主动牵头去办理;对于基层办不下去的信访案件,他们注意又促又帮。例如1982年,县属某单位的主办会计、共产党员方某,向省、县纪委和有关部门控告单位负责人柴某,说他妻子自杀是柴打击报复造成的。有关部门不敢插手处理。县纪委受理了这个案件,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弄清了事情来龙去脉。原来方妻是该单位的临时工,按规定每月有二元五角钱的副食品补贴,但方利用职务之便,擅自给其妻五元副食品补贴。领导发现后对方某进行多次教育,令其退出多领的二十五元钱,方竟拒退,于是站领导决定辞退方妻。方妻自感委屈,自杀身死。县纪委根据事实判明:方妻之死纯属自杀性质,不存在打击报复问题。他们一方面把结论告诉方某,指出问题的起因和责任,疏导他正确对待;另一方面又协同有关部门,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解决方某的实际问题,给他调动了工作,改换环境,解决小孩的户口,使悬挂一年之久的难案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实事求是地认真解决信访老户问题,也是转变信访工作被动局面的重要一环。信访老户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信来访,耗去信访单位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极少数无理取闹的上访老户的纠缠,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县纪委把这个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定期分析信访动态,排出信访老户名单,组织力量有计划地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该落实政策的就坚持原则,排除干扰,实事求是地给予落实;该做思想工作的就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对于无理取闹的,就晓之以理,示之以法,义正辞严,断然处置。三年来,镇海县纪委直接查处的二十个信访老户,都已逐一作出复查结论。其中有九人恢复了党籍;三人解决了工作问题,其他八人通过思想教育,分清了是非,提高了认识,表示不再上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