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从数字中想到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5
第5版()
专栏:

从数字中想到的几个问题
清华大学 张光斗
读人民日报1984年9月8日第一版《教育园地百花竞开》一文后,感到我国经过三十多年努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令人欢欣鼓舞。但从文中的数字与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83年在校学生为一百二十万七千人,而全国中等专业学校1983年在校学生为一百一十四万三千三百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略多于中等专业学校。在三十五年中共培养大学毕业生四百一十一万零二百人,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七百二十二万四千人,二者之比为1∶1.76。
国家统计局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说,1949—1982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为三百七十七万四千九百人,其中工科为一百三十二万三千六百人;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六百八十四万八千三百人,其中工科的为一百四十五万五千八百人。高等学校毕业生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为1∶1.81,其中工科的为1∶1.10。
在各部门、各行业中,需要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要比高等学校毕业生大三四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1∶1.8左右,其中工科只1∶1.10,显然有许多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做的工作。其结果是:教育投资的浪费;生产第一线缺少专业工作人员;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安心工作;专业工作水平不易提高;对高等学校提高质量有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迅速地增加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
二、1983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一百二十万七千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四千三百九十七万七千三百人,其中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各多少没有统计数字,估计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多几倍。每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大约三四百万人,而高等学校今年招生约四十万人,有大量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等学校,就业也有困难。目前正在开展自学成才的教育,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能吸收一部分高中毕业生,但数量不大,而且增加的还是大学毕业生,而不是中专生。我们需要增加大学毕业生,但与中专毕业生应有合理的比例。所以,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的中专毕业生。
未见到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人数的统计,估计不会比中等专业学校的人数多。而各部门、各行业需要的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应该是最多的。
初中毕业生比高中招生人数多几倍,有大量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就业更有困难,因为年龄太小,又无专长。
据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结构的材料分析,约55%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约25%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专业学校;约2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即使这样,也只有不到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其余的还是要进行职业培训。
正如赵紫阳总理讲的,我国中等和高等专业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加强和充实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力量。因此,目前我国需要增加大学毕业生,更需要多增加中专毕业生,大量增加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使教育结构更为合理,教育投资取得最大效益,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除了正规学校外,还要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各个层次的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