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加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6
第3版()
专栏:

加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
高岩
最近几年,我国普通教育有很大发展,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到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一百二十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一百一十四万三千人,技工学校(在校生五十二万人)加上职业中学的在校生只有一百零六万人。显然这种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比例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类人才的成长。重视中、初级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整个劳动者队伍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农村,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我国农业已经开始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亿万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不仅需要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中、初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懂得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具有一定职业技能、适应农村经济新的形势和变化的一代新型农民。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状况更加要求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我国目前只有农业高等院校五十多所,在校生七十万人,年度招生二十万人。显然,只发展农业高等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最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不少回乡高、初中毕业生受到短期的职业技术培训后,掌握了一种或几种劳动技能,就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富一户,富一村,甚至富一乡。我国农村劳动力有三亿多人,其中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就有一亿人左右。在农村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对回乡知识青年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是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城市,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中心环节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必须重视智力开发。企业除了必须具有高级的技术人才外,还必须具有相当数量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大量的熟练工人。只有这几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把整个工厂企业有效地运转起来。当然,在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高级技术人才在职工中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即使在目前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高级技术人才在职工中也只占少数。据国外有的专家统计,在一个非自动化工业生产中,高级技术人员占的比重为1—2%,中、初级技术人员占4—8%,熟练工人占33—60%,非熟练工人占35—57%;在自动化企业里,高级技术人员要占20—40%,初、中级技术人员占40—60%,熟练工人占40—50%。工人队伍中也需要大量的高、中级熟练工人。据统计,美国的工人队伍中,高级熟练工人占33%,中级熟练工人(相当于我国的四级工到六级工)占57%,半熟练工人仅占4.7%。因此,即使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也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和中、初级技术人员。我们国家的企业职工有八千多万人,除了缺乏各类技术人才外,工人的技术等级也很低。据统计,全国四千万技术工人中,三级工以下的占70%,高级工(即七级工、八级工)只占2.3%。而1966年以来参加工作的青年工人中,三级工以下占了80—90%,这些青年工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左右,绝大部分处在生产第一线,已经成为生产中的主力。这种低水平的技术素质,直接影响到工厂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可见,熟练技术工人的供不应求与科技人员的供不应求是同样严重的,整个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亟待提高。
另外,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趋发展和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商业、饮食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而目前这些行业的水平是十分落后的。根据有关方面统计,从事商业的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从事服务行业的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6%,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很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门类繁多,许多工作是技艺性、熟练性工作,迫切需要发展初、中级职业技术教育。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步发展。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目前,我国教育与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建国三十五年来,共培养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四百一十一万人,中专毕业生七百二十二万人,高等学校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为1∶1.76,这个比例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层次需要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的比例仍然失调,并且中专所占的比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79年高校招生与中专招生的比例为1∶1.79,1980年为1∶1.66,1981年为1∶1.55,1982年为1∶1.33,1983年为1∶1.22。其中,高校工科招生与中专工科招生的比例,从1979年的1∶0.91下降到1983年的1∶0.69。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倒挂,有的甚至是7∶1到9∶1。中专招生比例下降的趋势必然加剧这种人才层次比例的失调,造成人才使用的极大浪费。至于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其规模就更小,与技术人员更不成比例。1983年,技工学校招生只有三十万人,在校生五十多万。从国家的需要来看,全国四千万技术工人中,三级工以下约二千八百万人,到2000年即使只补充一半,也需增加二千万人。如果对这两部分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达到四级工的水平,按现在技工学校的培养能力,则须一百多年才能完成。在农村,农业中学每年招生只有四十三万人,加上城市职业中学招生数在内也只有七十五万人;而我国有近一亿高、初中毕业生,如果使这些青年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显然现有农业中学的培养能力远远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冶金系统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73%;纺织系统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72%;电气、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系统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68%;农、林、牧、渔业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95%。如果我们只注意发展高等教育,用高等技术人员去填补中、初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也脱离了我国各行业人员文化水平的现状。因而,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只注意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中、初级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整个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的倾向。一些青年在自学中,也出现了脱离本职工作需要,脱离实际文化水平而一味追求学历的情况,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历史,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各类职业学校九千二百所,接受各种形式职业培训的人数达二百六十万,占全部就业人数10%以上。他们把职业技术教育看作“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视为“一个民族能否存在的基础”。日本在高中阶段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两种,职业高中有农业高中、工业高中、商业高中和水产高中等等,职业高中毕业生享有就业的优先权。同时,日本还实施一种职业训练制度,由政府、公共团体、企业对未就业人员或已就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些日本人士评价说:“职业教育挽救了日本的一个困难时期,对国家做出了直接的贡献。”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中学毕业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根据1983年的统计,苏联十年制中学毕业生中有33%上职业技术学校,17%上中等专业学校。八年制中学毕业生中有20—25%上职业技术学校,有15—20%上中等专业学校。最近苏联进行的教育改革要求八年制中学毕业生升入职业技术学校的要达到40—50%。1983年,苏联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招生二百五十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每年招生一百四十八万人,高等学校每年招生约一百万人。苏联的人才结构中,高级专家、中等专家和熟练技术工人的比例,大约是2∶3∶5。按照他们的规划,还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求十年内使入学人数增加一倍,以提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比重。在民主德国,1980年经过十年普通学校教育的同龄人中,61.4%的人进入技术工人学校、师傅学校学习,进大学和专业学校学习的只占18.8%。这些发达国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加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和积极宣传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只重视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对目前我国的教育结构应进一步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需要,使教育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我们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