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要更新观念形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6
第7版()
专栏:

要更新观念形态
梁秉堃
紧扣历史前进的步伐,积极反映现实生活,这是话剧艺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我国话剧艺术的革命传统。正由于此,近几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侧重塑造改革人物形象的戏剧。我作为一个学步者,去年下半年以来,也一直在工厂深入生活,并写出了话剧《阵痛的时刻》。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由于现实生活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自己始终处于一种“不够懂得,不够熟悉”的状态之中,因之,用起笔来也就常常力不从心。比如,一个搞改革的厂长,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前几年和近几年就很不一样,甚至去年和今年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他们开始着重抓劳动纪律、劳动组织的整顿,后来又着重抓分配,现在更着重于抓人才和产品的开发。也就是说,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他们要求自己“吃着早饭,准备中饭,想着晚饭”,抓好战略经营决策。我熟悉的几位厂长,几乎都把日常的生产工作放手地交给了副厂长,而自己在抓未来,抓开拓,抓可行性研究,考虑着厂子今后的几年、几十年。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写开拓型厂长还停留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不是会影响作品的典型性么?我认为,当前写好改革戏剧的功夫还应当下在“第一道工序”上。一个作家如果不懂、不熟,不投身进去体验,不把改革当作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去写,恐怕是不易写出扣人心弦的力作来。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形态(包括审美观念)也不能不产生比较大的更新。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的戏剧观念依然不变,那么,观众是会抛弃我们的。所以,这是一个很现实、很迫切的问题。
有两种戏剧观念:一种着眼于人,人生和人的复杂内心世界;一种着眼于事件、政策和群众运动。后一种戏剧观念,至今还程度不同地影响着一些编剧。我这次写《阵痛的时刻》,刚刚开始构结提纲,就自觉不自觉地又搞了个几十年一贯制的“方案之争”。象我这样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作者,对于陈旧的戏剧观念,基本上还是一种“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状态。至于客观上,障碍似乎就更多了。有些同志心是好的,但是完全把戏剧当成宣传品,要求一个戏就能指导全国的改革运动。多少年来,作家没少写话剧现代戏,可是剧团依然感到无戏可演。为什么?短命的戏太多。应当说,在让戏剧从属于政治,简单、直接地配合运动方面,已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现在到了必须引起深刻反省,并加以彻底改变的时候了。尤其是反映变革急剧的现实生活,讴歌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就更要把戏剧从老框框里真正解放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