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一位新文学的辛勤耕耘者——读《杨刚文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6
第8版()
专栏:

一位新文学的辛勤耕耘者
——读《杨刚文集》
张伯海
杨刚,老一代人还熟悉她,青年人则已陌生。她炽热的生命在五十年代倏忽而逝。
现在,近四十万字的《杨刚文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杨刚从事新闻、统战、外交等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文学活动虽不占很重要的位置,但透过这个窗口,也足以看出杨刚一生的战斗和贡献。
杨刚的诗歌、散文创作多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爱国感情十分强烈的作家说过:“好象我的心就是中国心”。当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时,她这颗心更如“登在生命的风轮上”,奋昂向前,活跃无比。杨刚以这样炽热的心从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汲取创作的诗情,这给她的诗歌、散文创作带来了激越凌厉的民族精神和宏壮瑰丽的艺术特色。长达八百行的政治抒情诗《我站在地球中央》,无论从其取材、构思及规模来看,都是中国新诗坛上罕见之作。“我”,即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不仅从沉痛的历史经验中认清了世界,特别是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贪虐”、“强横”等,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揭露和痛斥;而且在抗日烽火的锤炼中,正焕发着生生不息的活力,“说我死,我在生,疑我老了,我方刚年少”,对自己充满信心:“你笑我嘻嘻哈哈,一盘散沙,我有我中华心肝,千年煮不熟,万年捶不烂”。这首长诗里蕴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是中国人民觉醒的歌唱。尽管它在形式美上尚有不足之处,但中华儿女们不能不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杨刚表白自己“不是一个诗人”,我们却承认她是用全身细胞拥抱了祖国和人民的热情歌手。在散文集《沸腾的梦》里,有着同样喷薄的爱国主义感情和雄奇的艺术创造。作者时而将中华民族比作铁骨铮铮的“瘦马”,侵略者原以为它
“值不得一踢”,没想到随着中国人民抗战的深入开展,侵略者却被它在广阔的土地上“倒拖起来”,拖过“如沙的大漠”、“带霜的燕山”,落得“血花满地,尸横原野”;时而将祖国比作临盆的产妇,经历过抗日战争的阵痛,新的生命必将“在我们广大的原野上建立起来,是太阳也要对我们鞠躬致敬的”。这些诗歌、散文充满斑斓绚丽的色彩,凝聚了高度的阶级、民族感情,至今读来仍觉热可灼人。
杨刚的小说创作数量不多,但都朴素结实。在以革命者受难为题材的小说中,由于作者自己有亲身经历,对革命者如何经住磨难和考验,写来真挚可信,毫不矫情造作。这类作品的感人至深之处,在于写出革命者承受苦难的自觉性,他们选定了理想和道路,尽管荆棘截途,却义无反顾。杨刚还很重视妇女题材,在反映中国妇女,特别是底层妇女的生活和命运时,把笔锋着重指向封建婚姻制度、蓄婢制度,因为这些制度野蛮地毁坏妇女们爱的欲望与人的尊严。例如《翁媳》中的月儿,从五岁到婆家当“望郎子”,望到八年丈夫才出生,这自然要遭到恶心婆婆的“数落和暴怒”;《桓秀外传》中的桓秀被送进财主家为痨病鬼“冲喜”,丈夫死后又被公公霸占,过着非人非鬼的日子;《爱香》中的婢女爱香,更是最卑微的奴隶,虽然每天从事“超出她的能力以外”的劳动,还落得“手掌常常无从预防的落在身上,梦境都使她提心吊胆”。杨刚不仅写出妇女身上压着的这些重轭,更可贵的是写出她们不肯屈服的反抗精神。桓秀大胆地接受了青年长工的感情,尽管他们爱情的幻梦被残酷的现实压得粉碎,但那个“高尚的赤黑胸膊的农人”,始终是她内心深处的一星火花,是支持她在泥泞中生活下去的精神力量;爱香自然也不甘忍受不公平的待遇,在“报复一切该报复”的心情下,终于自发反抗,将一团团豆饼不休止地塞进已经翻了白眼的小东家嘴里。杨刚在为这些被“无声的脔割”的女性进行血泪控诉时,深刻揭示出中国妇女所蕴含的反抗意识和精神力量,特别是善于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揭开爱情这个旧时代妇女内心深处隐秘而又痛苦的角落,使我们看到她们对幸福的向往以及这一向往所受的残酷戕害。
杨刚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以写通讯报告著称。《杨刚文集》中选录的报告文学集《东南行》,是记叙浙、赣、闽战区生活的,作者不仅真实地反映出军民的抗日情绪,也注意揭露和鞭挞国民党统治下抗战后方的“霉腐阴沉”,指出这是危害抗战的政治“癌”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辛苦了,台湾兄弟们》一篇,为台湾人民不甘作日本侵略者的奴隶,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刚强斗争留下血泪斑斑的记录。这篇表现台湾人民、大陆人民同是 “大地的儿女”、“海的子孙”的充满手足深情之作,在争取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今天,仍深有启示。杨刚于1944年被《大公报》派驻美国,将所见所闻集成《美国札记》,于1951年出版。在当时国际风云下写成的这些文字,曾起过十分锋利的政治作用。更可贵的是,杨刚未因政治观点而掩没对于美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她笔下的史沫特莱、马蒂逊教授以及普通的美国女性蓓蒂等,都是美国社会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
杨刚还在历史小说、文艺批评等方面,也作出过贡献。她自幼受过传统文学教育,在学校里又接受西方文学洗礼,五四新文学倡导者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都是她自觉取法的榜样。她博取古今中外的滋养,以自己特有的才华气质,创作出感情浓烈、风格刚健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不该忽略这样一位充满革命精神和创作才情的女作家的。
《杨刚文集》的出版,正如邓颖超同志为本书题辞中所说:“是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优秀女儿——杨刚同志的最好纪念”。这本文集将使广大读者看到杨刚文学上的业绩,宛如为这位勇敢地背叛旧世界、将一生献给革命事业的战友竖了一座心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