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世界经济和日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7
第2版()
专栏:

世界经济和日中
日本贸易振兴会理事长 赤泽璋一
再过十五年,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就要敞开了。我想结合面向二十一世纪,着重谈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向“高度信息化社会过渡”;另一个是“新的太平洋时代的到来”。
向高度信息化社会过渡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信息革命。例如:中国和古代幼发拉底人的发明文字;十五世纪古登堡的发明印刷术;十九世纪中叶的发明电信、电话;二十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溶为一体的高度信息系统的发明等。日中之间由于1976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早就十分方便。今后这方面的技术会更加发展。世界各国间的信息交流,虽然程度不同,但到二十一世纪时,都会飞跃发达起来。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世纪的农业时代——其中中国是先驱;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高度信息化时代。现在正在迎来美国学者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的时代。这里所谓的“信息化”,是指把信息视作仅次于物资、能源的第三要素,并有意识地进行其发生、加工、传递、积蓄、利用的活动的总称。
根据上述信息化社会的展望,日本正在积极解决推进技术开发、建立高度通讯网、发展软件产业、建造数据库等课题。
和日本不同,中国地域辽阔,因而通讯、广播设施的现代化更为重要。中国电视广播虽还处于发展中,但几年后将直接使用卫星使辽阔的全国各地都能覆盖起来。通过开发本国和引进外国技术,这一切都在付诸实现。在日本看来,中国有关卫星方面的技术是很先进的。1977年,中国参加了国际卫星通讯组织,通过北京等三个地面站,进行国际通讯。尤其是今年4月发射通信静止卫星获得成功,使用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目前已经用于通讯和电视转播服务了。在这方面,中国将远远超过日本。
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面对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即信息的世纪,中国有什么展望和课题呢?我想利用这次讨论会的机会,向大家请教一下。正确的信息交流是和平的基础。增进相互信赖和相互理解,就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日中双方在开发新的信息技术和在交流传播媒介方面进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新的太平洋时代的到来
二十一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纪,也是新的太平洋时代到来的世纪。现在我想谈谈其含义和展望。
国际贸易的进展从海洋角度分析,舞台正在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现在的太平洋早已不是沉睡中的海洋了。美国在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中,1978年后者超过了前者,1983年差额达到三百二十五亿美元。对太平洋经济来说,中国经济是富有将来性的一支大力量。
在考虑太平洋的未来时,日本负有极为重要的使命。太平洋两岸的日美两国的巨大纽带,将使太平洋时代更加具有份量。就贸易量而言,现在日本对美贸易的比重已经超过30%。从美国来看,太平洋贸易所占的比重必将日益加大。
在太平洋,日美、亚洲同美国的关系今后将不断发展。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太平洋西侧国家,即中国、日本、东盟、大洋洲各国之间的团结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中,是提供铁矿砂、煤炭等资源的国家,为日本的经济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霍克总理执政后,澳大利亚把政策重点转到出口工业品上,并对技术先进和拥有市场的日本,抱有很大的希望。
此外,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总理提出了“向东看政策”。日本经济合作的重点面向东南亚,1981至1982年达到九十六亿五千八百万美元,占日本对外双边经济合作总额的60%。日中之间的来往关系发展迅速,在1982年日本对外双边经济合作中,中国占三亿六千九百万美元,居第一位。
从上述整个动向中可以看到,日本作为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这一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经济。也只有与这些国家同心合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太平洋时代,日本才能在二十一世纪有所做为。
(赤泽璋一先生因事请假,未能出席讨论会。书面发言由日本贸易振兴会广报涉外课长佐佐木正纯先生代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