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一个农民建筑队为什么能在跨省地区站住脚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7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一个农民建筑队为什么能在跨省地区站住脚根
河北省赵县马平乡建筑队是1982年7月由五个农民合办的一个建筑联合体。现有工人五百八十人,年施工能力近两万平方米,一直在太原市施工。一个河北的农民建筑队为什么能在山西省城打开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个联合体中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建队初期,全队三名党员组成党小组,协助队长耿舜庭做了许多工作。今年3月,该队成立了党支部。由于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十一名党员发挥了骨干作用,这个建筑队越办越红火。
这个建筑队的党支部认为:“建筑队好比一只船,经济手段和思想工作犹如双桨,单桨划船船打转,双桨划船船向前。建筑队要发展,非得有一支思想上、作风上、技术上都过得硬的职工队伍不可。”半年多来,他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教育。
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过去有些人觉得,“挣点钱够花就行了,何必太冒尖”。队长耿舜庭也一度担心,怕冒了尖受批判,怕政策变“割资本主义尾巴”。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的精神,用党的政策武装职工的头脑。耿舜庭通过学习转过了思想弯子,当众给大家交底,他说:“前年我是缩手缩脚不敢干,去年是小打小闹没大干,现在我肚里有了定心丸,今年我要领着大伙放开手脚大胆干。”
“四化”大目标的教育,引导大家认识搞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对于出现的质量不合标准的问题,一不掩盖,二不敷衍,主动揭丑不护短。一次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震动不密实,有一段构造钢筋外露,用水泥抹住外表就可以应付过去。党支部为了对国家负责,确保质量,吸取教训,争得信誉,及时召开了现场会,按规定处罚了责任者,并当场返工。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去年,队里辞退了一名犯有错误的青年工人。党支部经常利用这件事,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党支部为各分队订了报纸,购置了电视机,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建筑队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好现象:学习政治、技术的多了,出去逛马路的少了;存款的多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少了;业余时间做好事的多了,单纯追求吃喝玩乐的少了。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今年4月,工程急需钢筋料。钢筋组组长耿连元悄悄地带上他的四个徒弟,放弃看电影的机会,加班加点,备足了第二天的料。分队要给计奖,他们说什么也不要。分队长刘增寿是一个有名的多面手,他白天顶班干,晚上教徒弟,不多要一分钱的报酬。党支部大力宣扬这些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全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党支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工人的思想境界。许多人致富以后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家乡人民,遵纪守法,积极交纳税金。全队先后扶持家乡五个工厂恢复和发展生产,资助四十多户社员搞起了家庭副业,向乡政府捐款一万五千元,帮助家乡建起了农民文化站。 (朱自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