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要重视从组织上根除派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9
第1版()
专栏:

要重视从组织上根除派性
本报评论员
1980年10月山东成武县党代会筹备和召开期间,一些派性严重的人进行非组织活动,操纵选举,把持了县委的领导权。之后,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提拔重用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培植私人势力,挥霍浪费,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在中央纪委的帮助下,今年初山东省委断然决定改组成武县委,开除县委副书记鹿麦进的党籍,撤销县委书记魏正亭等人的职务,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配备了新的县委领导班子。新班子组成后,励精图治,全县面貌为之一新。
菏泽地委借鉴成武县的经验,结合机构改革,坚决从组织上根除派性,调整了所属十个县(市)的领导班子,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存在的派性活动严重、不正之风盛行等问题,推动了党风的好转,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山东省委、菏泽地委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少数派性严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分别情况,果断地采取组织措施,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对派性严重,本身又不能纠正的领导班子,上级领导机关要派得力干部下去,帮助改组。要坚决把班子中的“三种人”和其他违法犯罪分子彻底清理出去,其中触犯刑律的,还要绳之以法。对闹派性不改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及时调离;派性严重的不安排领导工作,造成后果的,还要绳之以党纪,直至开除出党。长期在一起工作,摆脱不了各种“关系网”的,按有关规定交流。
不是重视教育吗?根除派性,当然要进行思想教育,这些年正是这样做的。当前,还要抓紧进行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但是,对于企图借派性保护自己的“三种人”以及那些中毒太深、闹派性成瘾的人来说,只有思想教育,没有必要的组织措施,不触动他们得以继续进行派性活动所凭借的权力,不使他们深切感到派性活动为党纪所不容,是不可能有效地根除派性的。再说,批评是教育,正确的组织处置也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深刻的教育。它不仅可以促使被派性弄得昏昏然的人扪心思过,还可以使那些至今未下决心同派性彻底决裂的人醒悟过来。
这样做是不是太严厉了?我们说,这是宽严相济。对于在“文革”中受到派性毒害,卷入派性活动,后来确实改正了的同志,党和人民历来是宽厚的,既往不咎的。这些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决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作出了贡献。他们不但受到党和人民的称赞,有的还得到提拔重用。对于那些主观上不想再搞派性,甚至厌恶派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甩不掉派性影响的同志,组织上从关怀出发,通过适当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关系网”的束缚。现在,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是,粉碎“四人帮”已经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也近六年,中央三令五申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不能搞派性,并且把根绝派性的要求写进了党章、准则和整党决定,可是有极少数人就是不听,顽固地坚持以派划线,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勤奋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些人却为了个人或派的利益,不惜危害党的团结统一,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对坚持派性不改的人断然进行必要的组织处理,这是执行党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完全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如果对他们宽容放纵,那就不会有安定团结,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害。
采取坚决的组织措施,会不会有人告状闹事?未必会有。即使有个把人想闹,只要领导上坚持实事求是,把问题核实清楚,按照党的政策区别对待,秉公处置,旗帜鲜明地伸张正义,反对派性,就什么也不要怕。少数坚持派性的人,本来就在那里闹腾,党组织放弃原则,软弱涣散,他们往往越闹越凶;坚持原则,严肃处理,事情反倒好办得多。菏泽地委开始怕这怕那,以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而当他们克服了软弱涣散之后,不仅很快解决了成武县的问题,而且顺利地解决了其他县(市)的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他们的经验,很值得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