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阅读
  • 0回复

东北工矿生产竞赛开始深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3-29
第2版()
专栏:

  东北工矿生产竞赛开始深入发展
全东北百余万职工参加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开始深入发展。目前运动的特点是:(一)各地工会都普遍地按产业系统或在同一工种中推广先进生产经验,以克服和防止单纯体力比赛的偏向;(二)大部分车间及小组订立竞赛条件,已开始与解决本单位当前生产的关键问题结合起来,因而形式主义的现象显著减少;(三)各主要产业已开始在竞赛运动中积极整顿基层工会组织。这些特点显示:各地的竞赛运动正在逐步向经常化发展。
过去四个多月中,各厂矿曾涌现了万余名先进生产者、数千个先进生产小组和不少先进车间。但竞赛运动初期,许多厂矿并未及时总结和推广各种先进经验,致使运动初期普遍发生的单纯加班加点的偏向不易及时得到纠正。最近各级工会重视了推广改进劳动组织、操作方法和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经验后,许多工厂就不再采用加班加点的方法,而采用其他先进的方法。如被服、橡胶、皮革等八个行业推广了东北被服一厂姜万寿的改变劳动组织的经验后,生产效率都比过去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
各厂矿在推广先进经验时所采取的办法是:邀请先进生产者作报告,召开技术座谈会,组织先进生产者表演技术,或组织职工到先进生产者的工作现场参观。其中以组织技术表演和实地参观两者收效最大。
过去竞赛运动中的另一严重偏向,是许多厂矿的竞赛计划缺乏具体的中心目标,特别是小组的竞赛条件没有根据本单位每个时期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来制订,因此障碍了运动的前进。最近,由于各级工会注意纠正这一问题,很多单位的竞赛条件已符合于当前生产的需要。如某机械工厂第四分场过去所订的竞赛条件总是罗列很多条文,结果使竞赛流于形式;后来该分场的翻砂班针对本身最严重的缺点——浪费人造砂的现象,提出保证“做一箱砂省二十斤人造砂及两个钉子”的竞赛条件,损耗率即迅速减少。二月下旬以来,该场的废品率也比以前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产量提高了三倍多。
许多厂矿基层工会组织长期地不健全的现象,是使生产竞赛运动不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东北总工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能力,已开办了各种训练班,训练基层工会主席、委员及各省市工会、产业工会的科级干部。许多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也正积极进行整顿基层工会的工作。如锦州市某厂第三车间工会过去根本不问生产,单纯进行文化娱乐工作,不但行政上说工会不起作用,工人也都不满。经过整顿以后,工会干部下现场领导工人作好生产,结果全厂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成本降低百分之四十六。
为使生产竞赛成为一个经常性的运动,东北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根据各厂矿、车间不同情况,在今后生产竞赛中与厂矿行政密切配合,使生产竞赛运动与改进企业的经常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一)自上而下地比较准确地订定厂矿、车间、小组以至个人的生产计划。(二)建立系统的生产管理制度,如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的定期检修、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供应与检验、产品技术规格的统一、各个不同工种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合理地组织生产工序等。今后并须在生产竞赛运动中继续不断地改进这些制度。(三)在制订了比较合理的定额和建立了系统的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行计件工资制度,建立经常的奖励制度以及改善工人福利设备和保安条件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