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精心研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9
第5版()
专栏:

精心研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王致凯
随着农副产品商品性生产范围迅速扩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已成为劳动致富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基础,但总的说来品种和数量不足。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仅是农业产值的8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2.2—2.5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的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性能差、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以轧花厂每人每工时加工皮棉来说,我国为30—50公斤,美国为400—600公斤。在国外,淀粉加工出粉率,玉米达95%左右,薯类已达85%左右;我国玉米仅为80%,薯类为60%左右。
产品品种规格少,系列化成套性差。目前只能对粮、棉、油、糖、茶、饲料等几种产品提供成套加工机械,其它则缺门较多,产品大多不成系列。如薯类加工,在国外先加工成淀粉,再以淀粉为原料加工衍生物:果糖浆、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几百个产品,各加工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设备。国内在薯类、油料、棉花等综合利用多层次加工方面,目前还不能提供技术水平较高的工艺设备。加工工艺落后,产品竞争力弱。
为适应农村面临的大好形势,凡属农、林、牧、副、渔五业需要的加工机械、多种经营机械都应积极发展。首先,已经有基础的加工机械,主要任务是向高水平发展。在提高成套性和系列化水平的同时,研制新原理、新部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尽快更新老设备,使产品的主要性能,生产率、能耗、劳动条件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其次,要积极研制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机械设备。我国年产薯类五百亿斤以上,开发利用的还很少;油料类的主要任务是提取脂肪和蛋白质。花生、大豆、棉籽、油菜籽等年总产量在五百亿斤以上,榨油后的渣饼含蛋白质都在45%左右,是今后制取高蛋白食物的重要原料。因而,研制油料蛋白提取工艺设备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建立和发展饲料工业体系。当前,我国经过加工的配合饲料只占10%,每年尚缺上百亿斤。预计到公元2000年需要各种精饲料四千二百亿斤,80%以上要加工成配合饲料,有一半以上要进行全价混合。要适应畜牧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饲料工业体系,统筹饲料生产和饲料加工设备的发展。近期要发展一批小型骨粉、血粉、鱼粉、松针粉等加工设备,扩大饲料源,改革传统饲料的结构。
目前,城乡人民食品中经过加工的只占32%,各种方便食品还很少。食品加工设备的研制应考虑各种现在还是手工操作的传统食品的加工、新型食品的加工、各种方便食品和各种副食品的加工等。果品加工设备主要包括贮藏保鲜设备、果品罐头加工设备、果酱加工设备和果品的综合利用设备等。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要立足国内条件。农副产品加工主要是在产地就地加工,主要由专业户、联营户、乡镇企业经营。农副产品种类多,有的分布在山区、丘岭地带,资源比较集中,只有就地加工才能充分利用资源,显出经济效益。加工机械必须适应乡镇企业、专业户、联营户使用要求,大、中、小同时发展,以小型为主。粮、棉、油、茶、薯类、果品加工等,应着重发展小型成套设备。对于面广量小的其他加工机械要求简单、轻巧、便宜、移动方便,一机尽量多用。产品设计要贯彻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都要以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和杜绝公害为主,技术指标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