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斑鸠山飞出金凤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9
第8版()
专栏:春潮曲

斑鸠山飞出金凤凰
湖涌
俗话说:“深山出俊鸟”。今天我就说说发生在斑鸠山的故事。斑鸠山的人憨厚、正直、办事不知拐弯抹角,过去光知道守住山沟坡崖种地、栽树。山外的那些“精灵鬼”总是来这斑鸠山里找便宜,把山区的特产用很低的价钱耍巧买走了。因此,人们提到斑鸠山时,前边总是冠以“傻”字,说“傻斑鸠”。平素谁要是办了一件不漂亮的事,外人就会讽嘲地说:“你喝了斑鸠山的水了——二憨蛋”。那里的人憨吗?过去的确是憨,就连山区的特产——核桃、柿饼、花椒、药材不是沤烂在那山沟里、就是被山外边的“能人”进山仨钱俩钱的骗走。
斑鸠山还是这样的山,山泉水还是这样的水,可如今这里出现了聪明人。是什么让斑鸠山的人聪明了起来?人称山沟里的小梅子——大号高凤梅姑娘对我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雨露滋润着斑鸠山,俺这穷山沟沟里的人才变聪明了。”是的,这斑鸠山,曾经隐藏在那世纪迷雾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这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能人。
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大好春光里,我又来到了这山崖陡峭、清泉横流的斑鸠山。忽然,一拉溜崭新的大卡车吼叫着从斑鸠山的山谷中飞出来。一群驾驶员全是大姑娘。车上装满了各种山货,诸如黑木耳、银耳、山楂糕,还有青凌凌的石头、红榆榆的木材。为首的那辆车是高凤梅,他是斑鸠山运输队的自然“领袖”。她们远跑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安徽、陕西七省。大队汽车从山谷中甩出,这全是“冒尖户”的青年人,宛如一股粗犷的劲风,吹进这千年幽深的深山野林之中。汽车的鸣笛,好象一股巨大的音流扑过来,在这深山峡谷中,看到这群青年姑娘驾驶着汽车群,震天动地,宛如置身于金戈碰击、人喊马嘶的战场上;又象看到了大纛飘舞、群雄出击一样的阵势。可不是吗,建设四化也是一场战斗哩!如果光停留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那种四平八稳的水准上,那是什么事业也干不好的。现在,这斑鸠山的姑娘们象紫燕似的飞出了斑鸠山,她们不再是“傻斑鸠”,而成了“百灵鸟”。前几年,高凤梅家冒了尖,她就打了“跑运输”的主意,硬是要爹给她买了部大卡车。汽车买回来,高凤梅如获至宝,她跑到六十里的县城里请来开汽车能手,学了七天八后晌,就在那没边没沿的滚石坡里练开了。寒风、暴雪的袭击,都不能动摇凤梅学习开汽车的决心。她咬紧牙关硬练、苦练,自己立标竿、垒石堰、设障碍,为了绕过一个障碍,有时得练上百次。她带上干粮,一练就是一天,啃干馍、吃雪团、饮山泉。爹妈心疼她晒黑了,饿瘦了,皮肤冻裂了,脚手冻烂了,可这位比斑鸠山的石头还要硬的高凤梅,却咬紧牙关,头不回,眉不皱,她就是一个字——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从落雪开始练,到三月的春风吹进斑鸠山,山花烂漫开遍山山岭岭的时候,县交通局、汽车队、监理所要举行全县个体户司机统考了。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全县几百名报考的未来的司机们,高凤梅考了个名列前茅,轰动了全县。
在去年“三八”节,斑鸠山里的十七位姑娘开了一个会,立志学开汽车,拜高凤梅为师。她们凭着包山、治山劳动得来的工资,通过县的农村建设局一下子购买了十七部汽车。她们从三月的春风绿,练至五月的石榴红,经过考试,全部合格,领到了驾驶证。从此,斑鸠山飞出了十八只金凤凰。入夜,华灯初上,十八位姑娘在停车场自由自在地交谈着各自在外地所见、所闻,互相报告着经济信息。在这温馨的春夜里,斑鸠山里一片光明,那是才架上两年多的电线上结下的颗颗明珠。我站在高处俯瞰,这深谷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的窗棂上映出蓝光,那是农民们打开了电视机在看电视。前不久省报上已经发了消息:斑鸠山已是电视山了。那窗口上的光泽好象晨霞那样绚丽。多么美好的斑鸠山之夜啊!我独自漫步在那各家各户新栽种的苹果园里,看到这万家灯火,使我想到苏轼的《海棠》诗句:“春风袅袅泛春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啊,十八只金凤凰照亮了斑鸠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