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板桥古镇架新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2
第2版()
专栏:通讯

  板桥古镇架新桥
  本报记者 段存章 颜世贵
出大理,向南走二百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就到板桥镇了。
这是滇西保山坝区的一个古老的农村集镇。1980年11月23日,胡耀邦同志到这里视察后,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评说,原来很热闹,现在一看,差得多了;现在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小城镇不恢复是不行的。
几年过去了。如今,当我们站在板桥镇的街头,看到古老的街道两旁,摊贩排成长阵,农民开办的各种店铺,以及按照新的布局而修建的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感到这个古老的集镇,已开始了新的篇章。
板桥镇历史悠久。自古是内地通往西南边疆同邻国交往的必经之地。东汉明帝时,此处只有三户人家,叫“三家村”,东河环流,行人靠竹索或木舟摆渡。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架木为桥,改称板桥。到了元末,板桥镇已具雏形。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里逐渐成为“迤西一大市集”。据《保山县志》记载:“板桥街,逢甲巳五日一街,入市约四万余人,商贾云集,交易繁盛。”
解放初,板桥镇也很繁华,七百米长的青龙街两旁,店铺林立,行业齐全。全镇六百六十五户人家,纯务农的仅一百二十户,其余都经商或农兼商,经营着四十多个项目,成了周围农村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后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特别是十年动乱,板桥镇容颜全改。“车马务农,劳力归田”,“不分农工商,大家来栽秧”。90%的经商户下放了,小商小店没有了,一些零星的工副业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砍掉了。
耀邦同志视察板桥镇后,保山市和板桥区的领导们坐不住了,开始了振兴古镇的工作。资金拮据,他们就搞民办公助,集资联营。很快,拉了一条三千七百六十多米长的自来水管,盖起一座能容一千多人的电影院,建成装机容量一百二十千瓦和七十五千瓦的水电站两个,新建一幢一千五百多平方米的四层楼医院及幼儿园一所,并在修葺一新的过街楼魁星阁上办起青年文化室,区公所、银行营业所、信用社营业室、粮管所门市部、合作商店门市部、税务所、公路道班等也都搬进了新楼房,解决了三十多年来干部居民在饮水、用电、工作条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困难。
市场也活跃起来了。1980年,偌大的板桥镇没有一个工商户,现在,已有专业或兼营工商业户近五百;联合体十三个,从事建筑、建材、饮食服务、食品加工、修理、医药、运输等多种经营。停业十五年的牛羊肉馆恢复了,由名师马义开办,味美可口,服务热情,顾客盈门。远近闻名的万家麒麟牌挂面,重新打出了牌号。年逾花甲的居民周德华,自筹资金,办起了“青龙浴室”,填补了板桥镇的空白。周德华利用太阳能烧水,还附设茶座和小卖部,年收入达万元。
今年,板桥镇的大门开得更大。不仅欢迎四乡农民自带口粮来落户开业,还欢迎外省农民来投资、合资兴办企业。目前,外地来板桥摆的摊近二百个,开店十多个。为了给进镇的农民提供便利,市里拿出五万元,帮助板桥沿街新建起七十九个铁木结构的货棚供租用。过去,每星期赶一次集,现在增为二次。每次四五万人,上市货摊五六百个,年成交额达二千四百万元。
我们沿着古镇的河堤,想寻找点什么。当年诸葛亮架设的木桥已不复存在了,即使在,也承受不了今天的负荷啊!今天,板桥镇的人民架起了一座新桥,一座看不见的桥——连接着乡镇,连接着省内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