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违祖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3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违祖制”
  解伟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一书中,写了溥仪的几件事。随着外国对我国的影响,溥仪接受了一些新的东西。他请了一位叫庄士敦的英国苏格兰人当英文师傅,跟着学习英语;他听庄士敦常说辫子不好,尽管太妃和师傅们都苦苦劝阻,他还是亲自把辫子剪掉了;庄士敦穿了一双白帆布鞋,溥仪也叫人买了一双,按照满族的规矩,向例是不准穿白鞋的,就是父母死了也不许穿,他不顾这些坚持要穿;溥仪是近视眼,叫精益眼镜公司给他配了一副眼镜戴上,结果在宫中引起纷纷议论。这些现在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当时却被看作“违祖制”。
这里,我们并不是对溥仪有何褒贬之意,而是想从这里引申出另一方面的意思,即看到了清王朝的迂腐、愚昧、无知,想起了“天朝上国”的悲剧。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造成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相比之下,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就落后了。那时,刚好是清朝乾隆中叶,走上了由盛而衰的下坡路。但清王朝统治者仍自认为是世界中央大帝国,墨守陈规,坐井观天,把自己封闭在“天朝上国”的狭小圈子里,而不屑睁眼看一看世界的变化发展。绝大多数封建统治者对西方制品一概看作“奇技淫巧”予以排斥。如慈禧太后就曾说:“天朝无所不有,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葡萄牙人于十六世纪初就已来到中国,明朝人就把他们叫“佛郎机”,但是,清朝人却是长期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明史》是清朝人修的,《明史·外国传介》竟写道:“佛郎机,近满刺加(马六甲)。”真是谬以万里。乾隆年间修的《清朝文献通考》对于世界五大洲的说法根本不相信。愚昧无知与贫穷落后连在一起,伴随而来的是受气挨打。从1842年至1919年的七十七年中,旧中国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章程、合同多达七百二十八个。发明火药的国度,却被侵略者的大炮打破了金锁铜关,制造出第一张白纸的民族,却在上面签署了屈辱的条文。
今日情况与溥仪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党中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改革带来的变化,仍使一部分人忧心忡忡。有的领导者,特别是某些做经济工作的干部,“对世界上的新鲜事物根本不放在眼里,某些人甚至把当代人创造出来的新成果当作异端邪说,看成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这怎么行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