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古人受罚喝墨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3
第8版()
专栏:文史小品

  古人受罚喝墨水
  史速
人们常常爱用“肚子里没有墨水”这句话来比喻一个人文化知识的浅薄或贫乏。这种比喻当然是十分形象的。然而是否有其历史根据呢?近来翻书,竟意外地读到几条材料,得知古人确有喝墨水之事。
《隋书·礼仪志四》记载:“正会日,侍中黄门宣诏劳诸郡上计。劳讫付纸,遣陈土宜。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这是说因书法不佳而被罚,按照规定,须饮墨水一升了事。另外,如有“文理孟浪者,起立席后饮墨水。”可见,文章写得不好的,也必须援此例认罚。
比这稍早些的北朝,也有类似的规定。清人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说:“北齐策秀才,下者饮墨水一升。”下者,不及格之谓也。以此受罚,只得照喝不误。由此看来,受罚者喝墨水似乎成了那时的一种教育手段,借以督促、提高文人学子的文化知识水平。喝墨水越多,或许长进就越快。
与此相反,古代还有喝墨水成癖的人。《因树屋书影》卷一载一事云:“李君实常言精墨乃松液所成,又经化炼轻升,滓浊尽去,如膏如露,濡毫之余,间用吮吸,灵奇之气,透入窍穴,久久自然变异骨节,澄炼神明,谓之墨仙……世谓耽书画者必寿,此理也耶!”这里说的是墨对人体的作用与书画家长寿的关系。是否若此,不敢妄断。而今人有关谈长寿的文章中绝少提及,姑录于此,聊备一说。该书对受罚者喝墨水尚有另一种解释,也颇为新鲜:“非徒罚其滥劣,正欲借此妙药,豁其灵心耳。”
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七有“饮墨水”条,其引《太平广记》一书说:“陈继达本武夫,不知书,梦人以墨水升余饮之,遂能识字。”此说虽属荒诞,却说明时人已把喝墨水的多少,与文化程度的高低联系起来。至于宋代黄庭坚“睥睨纨袴儿,可饮三斗墨”的诗句,用以描绘不学无术的官宦人家的子弟,更是传神之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