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引导农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洱源县农业向良性循环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6
第2版()
专栏:

  引导农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洱源县农业向良性循环发展
据新华社昆明12月5日电 (记者张殿光 王鉴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引导农民把资源优势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促使农业生产各环节之间向良性循环发展,全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位于大理洱海源头的洱源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这个县南部的农民有饲养奶牛的习惯,县委和县政府在资金、种源、饲料和牛奶销路等方面对这里的奶牛饲养业给予扶持。当奶牛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后,饲料不足,鲜奶过剩,县里便从本地蚕豆较多的实际出发,组织群众加工蚕豆粉条,用剩下的渣水喂养奶牛。现在,全县加工蚕豆粉条的作坊已发展到三百五十五个。农民养奶牛有了饲料,又不愁牛奶的销路,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很高。全县奶牛的存栏数,由1978年的七千多头增加到去年年底的一万七千多头。
洱源县梅树成林,盛产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梅子。县领导组织农民把梅子加工成梅胚,再将梅胚加工成话梅、炖梅、雕梅,产值成倍增加。现在,这个县年加工梅子达三百多万斤。加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原料生产,几年时间全县梅树就发展到近三百万株,比1978年增加二百多万株。
洱源县还利用宽阔的洱海和其他水面发展养鱼业。目前利用起来的水面已有一万八千多亩,其中80%以上养鱼,其余植藕。
现在,洱源县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更趋合理的变化:在农业总产值中各业所占的比重,农业逐渐下降,畜牧业、工副业和渔业不断上升。农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去年比1978年增长64%,预计今年比去年增长9.2%。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