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后汉书》问题及其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7
第3版()
专栏:

  《后汉书》问题及其它
  邓广铭
11月6日“今日谈”栏刊出《北大图书馆没有〈后汉书〉》一文,对事情发生的时间交待不够清楚,报社为进一步弄清事实真象,寻根问底的结果,此事竟与我有牵连,因此,我有责任说几句话,希望对这一问题能有所澄清。
那是在1977年,我在北大图书馆门前与一位青年相遇,他说刚去馆内借《后汉书》,却没有借到。借书台的同志不是说此书都已借出,只是说没有此书。这位青年估计,大概是索书条上写的简体字,取书人与繁体书名对不起来,故致于此。北大图书馆怎能没有此书呢!我当即向他说,原因倘真在于此,下次就填繁体字好了。此后我未再遇此人,不知究竟怎样了。那时浩劫刚停,后遗症还在剧烈流行,发生上述事情是不为奇的。
作为十年浩劫的后遗症,我还常把另外几件事与此事并提。也是1977或1978年,考古专业一位宁夏籍的回民学生,要写一篇有关宁夏历史的文章,他想尽方法竟未能在北大图书馆借得所要的书,只好从宁夏的图书馆借调了来,而北大图书馆是绝对不会没有此书的。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学生要借《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也遍查未得,只好把我的借去。事过许久,才由郭松年副馆长亲去书库找了出来。这些事,全属十年动乱的后果,除可作为整改和彻底否定“文革”时的反面教材外,现在图书馆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自然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三十年代初,我肄业北大。当时,凡价值稍贵的书我都无力购买,主要靠向北大和北京(当时称北平)两家图书馆借阅。我觉得我从图书馆所受的教益,至少可与课堂上所受到的相等同。这两家图书馆尽量为读者提供方便条件,成千上万的读者在那里得到帮助而得以成长壮大。这使我认识到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上的重要性。从这一观点着眼,我觉得目前图书馆(也包括北大)未能起到所应起的作用。单就北大图书馆来说,其藏书之多,无疑为全国各高校之冠,然而这一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例如馆中所有的各地的地方志,在十年动乱期内,不知从哪里来的一道乱命,竟一齐装箱运至内地存藏起来。这批地方志前几年虽已运回北大,却又归于善本室,一般大学生和研究生非经教师特许证明,便无法接触。这对科研工作只能起妨碍作用而不是起推动作用。我曾多次向前后各任图书馆负责同志建议,把“解放”地方志放在改革的首位。因近数月我多不在校内,不知到底已被采纳与否。
我一向对图书馆事业给予极高估价和期望,因而也经常对图书馆工作“说三道四”,也许早已越过了诤友的界限,这是应请北大图书馆的负责同志们海涵曲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