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肥水”流动肥几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8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肥水”流动肥几家
  成山
四川渠县锡溪乡是个“麻乡”,当外地有人来办精干麻厂时,有些人反对,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支持下,厂子办成了。结果外地农民赚了钱,“麻乡”也增加了收入,安排了劳力,缓解了“卖麻难”,“肥水”流动肥两家。
“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的好处自己享,在有些情况下是有道理的,人们信奉这句话并不错。然而,正是这个“不流”,把农村经济长期捆得死死的。你有资源优势,我有资金优势,他有技术优势,大家都窝在自己的坑坑里不流动,生产力诸要素不能充分结合,经济怎能发展呢?
“肥水”不流,至多只肥自己一家,有时连自家也未必肥得了。比如,“麻乡”麻多,本是资源上的优势,算得上“肥水”了,但由于不善加工,或者没有条件加工,流通不畅,出现了“卖麻难”,“肥水”大有成“废水”之虞。外地人来办厂,看起来是赚了“麻乡”的钱,得了“麻乡”的“肥水”,但他们带来了市场信息,带来了加工技术和资金,加速了资源的开发,不是也送来了“肥水”吗?
当然,“肥水”流出也好,流进也好,都要讲互利,不能有来无往,只引人家的“肥水”,不给人家流去自家的“肥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