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北海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8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北海巡礼
  本报记者 梁丽娟
迎接海洋挑战
人们称赞开发北海是英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维多利亚女王早期发展铁路以来最重大的工业发展。由于北海油气田开发水域更深、离海岸更远、气候恶劣,人们在六十年代就发现美国在墨西哥湾的采油技术已不够用,欧洲和英国抓紧机会,迎头赶上,发展了自己的海上开发能力,培养了自己的技术队伍。在1927年英国自己培训的工人只占一半,现在北海二十七万海上作业人员中,88%是英国人。
未到北海油田以前,总以为平台都大同小异,到了北海才发现这些钢铁巨人长相、特性并不相同,而且因其所在地点的不同而异。越是往北开发,水域越是加深,海底深处储油构造不同。加上激烈的竞争,要求投资少、收益快、效率高。这一切迫使从事油井建设的公司和承包商在各特殊领域内发明和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以迎接不同的挑战。
仅从英国石油公司看,1965年建在水深不到三十米的西索尔气田,与1974、1975年建在水深一百二十七米的福特斯油田平台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福特斯油田的四个平台各有二十七个钻井,分别从垂直到五十五度角钻进深达二千一百三十五米的扇形油层,有的井道从平台伸出达三公里。每个平台自成一体,有发电能力八到十兆瓦的涡轮发电机,每生产一千桶原油能回收约五十桶液化天然气,还有一百五十个工作人员使用的较狭窄的生活区。
但是与英国石油公司1983年9月建成投产的马格纳斯油田相比,不管在哪个方面,福特斯油田却又相形见绌。位于设得兰群岛东北一百二十五英里的马格纳斯油田,是欧洲最北面的油田,有时速一百五十海里的风和一百英尺高的浪。它那重达四万吨的钢架是世界上最大的整体钢结构,整体制成后运来准确地安装在已在海底钻就的油井上。平台共重三万五千吨,由二十个组件砌成,最重的达二千五百吨,每个组件内的机器、电线、设备事先都已基本装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结后投产。
马格纳斯油田平台连钢架的高度等于三个英国议会的钟楼,它站在一百八十六米的深水中,从三千米深的砂石层中采油。马格纳斯油田目前工作人员三百多人,但是因为平台太大,自动化程度高,参观过程中遇不见几个人。三个人坐在控制室里,通过一百四十台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测整个油田的生产和设备。仪表每七秒钟检查各管道的每个阀门一次,讯号不正常时在两分钟内自动停闸。正在钻探的井也都用仪器控制,不仅井喷能够测知,即使出油也不会象早年那样先浇得满头满身,因为涓滴油都值钱,也不能污染海洋。海床上的油管也是用遥控的深海开沟器铺埋的。平台上是九层楼的建筑,有电梯上下,生活区与生产区间有约一米厚的隔火墙。生活区的宿舍漆成柔和的颜色、布置得象客轮船舱,有图书馆、电影室、蒸汽浴等设备。平台发电能力达七十五兆瓦,足够一个八万五千人的城镇用。还有新式的无人操作水下检测器,在潜水员不能抵达的条件和地点操作。
马格纳斯油田的可开采的储藏量为五亿六千五百万桶,日产十二万桶原油、九千桶液化气。虽然比不上福特斯油田,但这是英国最新的大油田,其他未来有商业价值的油田的产量,只能是它十分之一的规模。英国投资十三亿英镑开发马格纳斯油田,因为它产油期短,要尽快开采,还因为这里开发的成功经验将能适用于北冰洋、白令海或是其他产油条件艰难的地区。今天北海北部是世界中海、深海技术的最大试验场,是世界范围的深海活动基地。马格纳斯油田参加承包、分包的公司达一千四百多个,其中80%以上是英国的厂商。自从1980年以来,北海油田的定单70%已由英国厂商供应,在七十年代,则只有30%。
在飞越北海时,还看见下面布程油田那座浮动平台正缓缓向北移动,要绕到苏格兰西海岸去投入新的任务。
在马格纳斯平台上的直升飞机,象是停在花儿上的一只蜻蜓。置身在这些庞大的钢架结构中,令人感觉到一个人的渺小。但是坐在控制室里看人们安祥地驾驭自然,十几年来依靠集体智慧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疆界,不断向新的领域挺进,又使人感到战胜自然的人的伟大。
(续完)(附图片)
  马格纳斯油田的中央控制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