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胡杨泪》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各地一些知识分子纷纷写信谈感想,摆问题,要求落实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9
第4版()
专栏:

  《胡杨泪》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各地一些知识分子纷纷写信谈感想,摆问题,要求落实政策
本报讯 李锐同志《请读〈胡杨泪〉》一文(见本报9月4日四版)和孟晓云同志撰写的报告文学《胡杨泪》(见本报9月10日四版)在人民日报刊登后,一些省市报纸相继转载,在各地激起了较大反响。截至10月底,作者收到读者来信二百余封。不少来信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天津读者陈无怀在信中说,看了《胡杨泪》,深深感到,合理使用人才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本着用其所学、用其所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正确地分配和调整一些知识分子的工作,使他们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的组织人事部门,对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好,使不少人才仍处在被埋没、被压抑的境地。希望有关党委能够进行干预,坚决把那些知识分子调整到能发挥作用的单位和岗位上去。北京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钱煇焴来信说,《胡杨泪》告诉我们,“左”的思想影响,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大障碍。特别在对待被错划为“右派”,已得到平反纠正的知识分子问题上,有些人仍把他们当作异己力量,不予信任,不予重用,不予尊重,甚至在评定职称、级别时进行压制。“左”的思想影响一天不清除,知识分子政策就一天不能得到彻底落实。湖北省黄冈地区离休干部梅白来信说,一曲悲壮的《胡杨泪》结束了,但现实生活中的《胡杨泪》仍在继续流淌着。这是因为,象钱宗仁这样的知识分子太多了,象宣惠良这样的“伯乐”太少了。
江苏南通医学院党委书记曹从坡来信说,读了李锐同志介绍《胡杨泪》的文章后,很受感动,我们立即翻印了这篇文章,发给全院政工干部看,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做好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保护工作。许多读者在信中谈到,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撰文推荐文章为遭受不幸的知识分子撑腰说话,十分可贵,令人赞赏,尽管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心里也感到宽慰和温暖。
有些读者来信要求落实政策,解决个人问题。上海航天局新江机器厂田力在信中说,他是一名大专毕业生。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考取了上海科技干部进修学院日语专业。可是,厂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却设置种种障碍不允许他上学。即使他提出自费甚至留职停薪去学习,也不被批准。吉林省磐石县糖业烟酒公司黄敏鸿在信中说,1958年,他在北京政法学院即将毕业的时候,因“右派”问题被开除学籍而失业。1963年重新工作后,一直干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1983年,他的“右派”问题得到平反纠正后,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发挥他的专长,安排他做经济法的教学或研究工作。可是,有关部门推来推去,就是不给解决。四川省原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易受谦来信反映,1957年,他因右派言论和历史问题被判处十二年徒刑。1975年受到宽大处理,摘掉了反革命、右派分子的帽子,由原籍南充市作转业安置。但有关部门不执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不安排他工作,使他长期做临时工。
有的来信对组织人事工作提出了意见。江苏南通医学院党委书记曹从坡在信中反映,当前,有的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往往不能按照干部的“四化”标准去衡量,而是以某个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他们提拔干部,往往是凭印象,看亲疏,对符合口味的人,不论德才怎样,极力推举;对不顺眼的人,即使很优秀,也要百般挑剔,进行压制。这些问题说明,有少数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党在新时期的用人观点。他还反映,有的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调配干部时,往往不考虑下面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随意挖取人才,这样做不好。
读者所提出的有关人事组织问题,正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调查处理。          辛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