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帮助年轻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9
第5版()
专栏:怎样教育好孩子

  帮助年轻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李大同
最近,我们通过在北京市城区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将近一半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家长。他们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都是不到十八岁的中学生。十年动乱使他们中断了学习,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年轻家长的家庭基本情况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生子女率高;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低(以母亲的文化水平为例,大专水平的仅有3%,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60%);三是家庭经济生活水平较低。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反映出的特点是:
1、对孩子文化学习的要求高、希望大。在调查中,有84%的年轻家长表示希望孩子将来上大学,其中有四分之一希望孩子当研究生、出国留学。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我当初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文化大革命’一来,我刚初中毕业就上山下乡了。现在,我们两口子都是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条件又紧,没有条件再进大学,只盼着孩子上大学。”他们深切感受到失去文化学习机会的痛苦,更珍惜子女学习文化的机会。
为了使孩子学习好,他们不惜金钱,不惜精力,给孩子买课外书、订阅报刊。将近一半的孩子家里的图书超过百本。他们不仅坚持给孩子检查作业,有的还让孩子课外学习英语、书法、绘画、音乐等。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低,当孩子年级渐渐升高时,他们就感到辅导孩子学习有困难了。而且由于自身文化修养低,也难以促使孩子在精神世界上有更高的追求。
2、家庭经济生活水平不高,孩子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轻家长家庭人均生活费低于中老年家长,但是孩子吃的营养水平并不低,孩子穿得也漂亮,孩子零花钱也多,而家长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要求反而低。
3、家长自身的思想修养水平影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诚实、正直、品行端正的人,可是有的人从切身体会中认为,必须从小教育孩子有应付社会的能力,在外面别吃亏。他们对人对事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常流露给孩子。有个孩子,老师放学后留下他个别谈话,妈妈就说:“我看你们老师是故意找茬儿,赶明儿我给你们老师送两张电影票去。”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进行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
年轻家长是十年动乱的受害者,在成长中缺少物质文明条件和精神文明的教育,他们希望孩子在成长中尽可能多地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他们自身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使他们陷入种种矛盾之中。
对年轻家长的家庭教育指责、埋怨都是无济于事的,需要的是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位年轻的父亲说:“希望给我们讲点教育学、心理学。”他们很愿意接受帮助,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学校要做帮助青年家长的工作,妇联、工会等组织也要做,报刊、广播、电视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开辟一些园地。总之,应把帮助年轻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