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埃塞俄比亚灾区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09
第6版()
专栏:埃塞俄比亚通讯

埃塞俄比亚灾区行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11月17日上午,我们登上一架军用运输机,开始航程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埃塞俄比亚北部灾区之行。
飞机离开亚的斯亚贝巴上空,凭舷窗下眺,满目是光秃的山峦,灰黄的土地,起伏的沙丘。干涸的河流宛如一条条僵伏的死蛇,稀稀落落的村落象是玩童丢弃的积木。三年的酷旱使这片本来就贫瘠的高原褪尽了绿色,失却了生机。
同机的二十多名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的记者,有的把摄影机对准窗外,有的唰唰地写着笔记,有的在凝神沉思。显然,眼前的景象和这个国家的严重灾情,激发了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感。他们要将在这里耳闻目睹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以唤起国际社会对灾民的同情和给予更多的救援。
埃塞俄比亚面临的饥荒是严重的。持续三年的干旱使全国95%以上的省份受灾,约九百万人受到饥馑的威胁,每天饿死上千人,而灾情还在继续扩大。据估计,从现在起到明年11月收获季节前,这个国家需要一百三十万吨粮食的救济,否则可能会有一百万人因饥饿、疾病而死。目前,埃塞俄比亚正在开展全国规模的救灾活动。工人党和政府把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号召各级领导奔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同时呼吁和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援。迄今,各国应诺捐赠的粮食已达四十余万吨,其中已运到约二十万吨,来自各国的五十七架飞机和近六百辆汽车投入了运粮救灾工作。
飞机降落在阿萨布机场,这是我们灾区之行的第一站。位于红海之滨的阿萨布港是埃塞俄比亚第二大港,外国赠送的救灾物品大部分从这里转运到灾区。机场上停着几架运输机和直升飞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将一袋袋小麦装上汽车。他们的行动口号是:工作提前完成一分钟等于救活一条命。一架草绿色的印有英国皇家空军标志的巨型运输机刚一着陆,几十个工人只用十多分钟就将二百七十多袋小麦装进机舱。他们知道,送到灾区的不是普通的粮食,而是千百个人生的希望和世界人民的心意。
奎哈救济中心位于一片荒凉的开阔地带,四周没有树木,没有村庄,几间新搭成的简易房子和三十余顶白帆布帐篷,成了红十字会的医疗站和临时病房。然而这里却聚集着近万名靠救济维持生活的灾民。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一块白天当衣服夜晚当铺盖的土黄色的布。多数人静静地坐在地上,大概为的是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记者问他们晚上到哪里休息?有的灾民指指地上用小石块围成的圆圈,示意那就是他们的“家”和“床”。“水从哪里来呢?”回答是:翻过山,离这里五、六公里的地方有个蓄水坑,不过水也不多了。
一位叫阿斯梅拉的中年妇女,面无表情,呆滞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三年多来,她家乡没有下过一场雨,家里粮草无存,五个孩子饿死了两个。三个月前,她带着活下来的三个孩子,步行好几天逃荒到了此地。这时,她正在铁片上烙一张用救济面粉做成的薄饼,那是她全家一天的口粮。这当儿,一个孱弱的老人,几次用瘦骨嶙嶙的手拉拉记者的衣角,指指自己红肿的双眼,显然是想得到眼药。他把我们误认为医务人员了。
陪同参观的官员告诉记者,这个救济中心的灾民眼下每天要增加成千人。因此,粮食、饮水和药品等总是供不应求。截止10月底,全国已建立收容所二十一处,救济中心一百八十七个,大批灾民得到了救济。但因救灾物资不足和受交通运输条件所限,难以保证每个地区的灾民都能得到及时救援。埃塞俄比亚人民所面临的这场救灾斗争无疑是严峻而艰巨的。
暮色苍茫中,飞机抵达北方重镇巴哈尔达尔。记者们都被安排在塔纳湖畔一家旅馆过夜。经过一整天的奔波劳顿,我们早已饥肠辘辘,既困又乏,但一想到灾民们的艰难处境,又觉得这点苦真是算不了什么。饭后大家聚在一起交谈灾区之行的感受,一致的看法是:埃塞俄比亚的灾情是严重的,救灾工作是认真和有成效的。(附图片)
埃塞俄比亚的儿童拿着锅坐在提格雷省马卡累救济中心前等待救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