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盐泽”里的养鸡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0
第1版()
专栏:凡人新事

  “盐泽”里的养鸡人
金秋十月,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建设者和城镇居民,第一次吃到了当地一家机械化养鸡场出产的新鲜鸡蛋。
“柴达木”蒙语意即“盐泽”。这里的居民解放以来一直靠外地接济菜禽肉蛋。去年7月,开发柴达木的各路建设大军开进盆地后,使副食品供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盆地东北部国营德令哈农场的副业队长何致祥,下定决心搞商品蛋生产。去年年底,他毛遂自荐担任了柴达木第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的场长,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拿出鲜蛋。
今年初,老何同时派出了两支队伍,一支由技术人员组成,去华东采购设备,回来后争分夺秒地安装起来;另一支,去西川种鸡场接受培训,掌握蛋鸡的喂养技术。根据柴达木风沙大、气温低、冬季长的特点,老何设计修建了省工、省时、省能源的半地下“玻璃暖房鸡舍”,即使室外气温降至摄氏零下二十度,鸡舍内不用任何取暖设备,母鸡照样可以生蛋。
10月初,这座三个人喂养、有两万只蛋鸡的养鸡场,实现了鲜蛋提前上市的计划,还出售了几百只肉鸡。 姜恩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