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如此“多劳多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0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如此“多劳多得”
  吴昊
邻居一位老太太,抱着八个月的小外孙,去街道保健站作定期健康检查。孩子没什么病,医生竟一次给开了八元钱的药。老太太拿着大盒小盒药品,哭笑不得地说:“要是奶粉嘛,够吃个把月,这么多苦药,八个月的孩子,如何吃得下?”
究其所以,原来是保健站正在进行改革,医护人员要多劳多得,不吃“大锅饭”了。这本来是好事,但却象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一样,离了谱。这里“多劳”的尺度,抛开了服务质量、医疗效果和保健需要,只求多收入,“破格”地给病人开大方、开贵重药。连八个月的孩子也没能幸免。
这种挂钩只对医院人员有利,对患者不利,是不可取的。医生治病,要紧的是对症下药,三分钱的药可能治了病,一元钱的药反而治不了病。给病人开大方、开贵重药,如果不对症,实际上是以职权掏患者的腰包(实行公费医疗者则是掏公家的腰包)。
医院、药店、火葬场、消防队等单位和部门,虽然也有经济核算问题,但一般地说,人们是不希望他们的生意兴隆的。这些单位,如果滥用自己的职权,用增加收入来证明自己的工作有成绩,用开大方之类的办法“先富起来”,那是改革中新的不正之风,群众是不会同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